第(1/3)页 当罗斯福用他那独特的语调说出这个词时,里奥·华莱士感觉自己全身的血液都冲向了大脑。 这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对于一个将罗斯福新政作为自己学术生命的博士生来说,这六个字如同一段失落的圣经,是罗斯福整个政治生涯最激进的理想。 那是他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时,为美国未来的和平与繁荣,所构想的一份全新的“经济宪法”。 里奥发现自己回到了那个温暖的虚拟书房。 罗斯福依旧坐在轮椅上,但他不再是那个悲伤的历史回顾者。 他变成了一位严厉的导师,准备为他唯一的学生,讲解这份尘封已久的蓝图。 “那些批评我的人,总说我背叛了自己的阶级,想要把美国变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开口了,语气平静而有力,“他们错了,我从不想照搬任何人的模式。我只想在美国自身的民主传统上,嫁接一个能保障所有公民经济自由的坚实基础。这份法案,就是我的答案。”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的第一项权利,并把它升级到21世纪。” 罗斯福的目光变得锐利。 “第一项:每一个美国公民,都有从事并获得报酬的有用工作的权利。” “注意我的用词,里奥。”他强调道,“是权利,不是福利,更不是政府的施舍。我当年的公共事业振兴署和土木工程署,只是在国家紧急状态下,用木板和胶水临时搭建的脚手架,而真正的建筑,应该是永久性的。” 他的话音刚落,里奥的脑海中便浮现出他最熟悉的画面。 锈迹斑斑的匹兹堡,那些被关闭的工厂像一座座钢铁坟墓,无数失业的工人,他父亲那一代人,在酒吧里用酒精麻醉自己的绝望。 紧接着,画面一转。 在里奥的想象中,一股巨大的投资洪流,由国家引导,注入了这片铁锈地带。 那些失业的工人们,脱下了油腻的工作服,换上了一身印有“美国绿色基建兵团”标志的制服。 他们不再无所事事,他们开始重新铺设覆盖全国的高速铁路网络。 他们在西部的沙漠里竖起一排排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 他们攀上电塔,将陈旧的电网升级为应对未来能源需求的智能电网。 “看,孩子。”罗斯福的声音响起,如同画外音,“当私人资本因为利润率不足,而拒绝投资于国家的未来时,当他们宁愿把钱投进华尔街的赌场里空转,也不愿去修一座桥时,国家就必须成为那个首席投资人,以及最终雇主。” “让每一个愿意工作的美国人,都能在亲手建设自己国家的事业中,找到一份有尊严、有价值的岗位。” “这,就是21世纪的工作的权利。” 画面消失,里奥心潮澎湃。 罗斯福没有给他喘息的时间,继续抛出了第二项。 “第二项权利:每一个美国家庭,都有获得体面住房的权利。” “一个家庭的栖身之所,一个让孩子们能安心成长的港湾,”罗斯福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怒意,“它绝对不应该,也绝对不能成为华尔街那帮混蛋用来对赌的金融工具!” 里奥的眼前,浮现出2008年金融海啸后,那些遍布在郊区,因为房主无力偿还贷款而被银行收走空置多年的“法拍屋”。 它们像一双双空洞的眼睛,凝视着这个国家的失败。 随即,画面再次转变。 这些空置的房屋,被一个新成立的“国家住房署”统一接收和翻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