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思念-《荣耀失格》
第(2/3)页
包厢内灯光柔和,圆桌上已经摆好四凉四热,小菜清雅,酒具简洁,一看就是那种只谈事、不讲排场的局。
秦湛予进门,脱下大衣交给服务生,动作从容。
他帮曹铭之拉开椅子,等对方落座,自己才坐回该坐的位置。
杯盏轻碰,茶水注入瓷盏,氤氲的蒸汽很快替换掉走廊里的那点复杂气息。
从这一刻起,今晚属于“工作饭局”的部分才真正开始。
至于刚才擦肩而过的那间包厢、那一脸被粉末熏红的年轻人——
秦湛予把那一笔,悄悄收进心底最深处的夹页里,翻过去,不露声色。
……
饭局进行到一半,桌上已经从茶换成了酒。
曹铭之年纪在那儿,喝得不多,更多是聊事。
从江渚那次专项谈起,又绕到年底几项重点改革的推进节奏,偶尔点几句姓名,都是系统里有分量的人物。
秦湛予敬完一轮,手机在一旁静音震了一下。
来电号码是京里办公室的座机。
他和曹铭之打了个眼色,起身去外面接电话。
门在身后合上,包厢里的灯光和说笑声被隔绝在外。
电话那头汇报的是江渚后续的手续:几家涉事企业的资产处置进入推进阶段,纪检那边新出了一个问询名单,上级小组准备把他的那份专题报告作为内部培训材料的一部分。
对方说得客气。
秦湛予只“好”“知道了”地应着,嗓音不急不缓。
挂断电话,他站在走廊尽头的窗前停了一会儿。
玻璃外是北京的夜,灯光棋布,车流在三环线上拉出一串串光线。
这种时候,巴黎那边大概正是办公楼里最吵的时刻……咖啡机喷着蒸汽,键盘敲得密密麻麻,法语、英语夹杂着从长桌一端传到另一端,和衡庐三层这点低声细语的沉静,隔着两个世界。
他收回视线,转身往回走。
“听竹”的门半掩着,里面隐约传出茶盏碰瓷的细响。
他推门进去。
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主位右侧多出来的一道人影。
黑色西装,坐姿挺拔。
他正侧身在替曹铭之落酒,动作看起来很随意,实际上每一寸都把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抢主位,也不显得谄媚,如同来得晚了一步的“半个主人”。
曹铭之抬眼,看见秦湛予回来,打了个轻松的招呼:“十一回来了?正好,陆峥也在,你们应该也好久没见了吧?”
“是啊,好久没见。”他往前走了两步,顺着曹铭之的话自然接过去,语气不紧不慢,“陆主任。”
听到这声“陆主任”,陆峥才抬头。
他原本正低着眼抿茶,指节扣在杯壁上,听见门响只是略偏了偏头,直到“陆主任”三个字落下来,才像是这才被点了名似的,缓缓起身。
椅子轻轻往后滑了一寸。
“秦司。江渚那边,辛苦了。”
短短一句,把对方的职务、这几个月的任务和“辛苦”两个字,都安安稳稳地点了出来。
秦湛予走到桌边,伸出手。
两人隔着一盏茶的距离,对握。
握手的力道都控制得极好……不算热络,也绝不软弱,恰到好处地维持在一个“平级干部、旧识重逢”的位置上。
桌上的灯光从上方落下,映在两人对握的指节上,骨节分明。
谁都没有用力到失礼的程度。
谁也没有先松开。
“你们俩也真是,一个大院出来的,装什么生分。”
曹铭这一句,把气氛往下压了压。
陆峥先松开手,半侧身替秦湛予让出旁边的位置,重新坐回曹铭之右侧,姿态不卑不亢。
“听说你前阵子在江渚住了快小半年?我们那会儿开会,还专门看了几次事故通报。”
这话听着是就事论事,实际上把“火灾”“事故通报”几个敏感词都轻描淡写带过去,既给了对方“立过功”的空间,又不至于把话题抛到桌明面上让人难接。
秦湛予垂眸,拿起自己面前那只茶杯,杯盖轻轻一扣,发出一声很轻的细响。
“工作需要。”他淡淡道,“该做的。”
没有谦逊,也没有顺势接着说成绩。
把所有能引出夸赞的话,都提前截住了。
这份“知道分寸、主动压功劳”的自觉,在曹铭之那种年纪的人眼里,是很顺眼的。
他看着两个后辈,一个坐在右手,一个坐在左手,心里多少有点“青黄相接”的安慰。
“说是该做的,做出花样来的也没几个。”曹铭之笑了一声,没再多夸,只抬手示意服务生添酒,“你刚才出去接电话,小李正好在楼下遇见陆峥,就叫他一起来坐坐。”
“那还真是巧。”秦湛予回应。
话题顺势滑开,桌上又绕回到年底几项改革和材料节奏。
酒喝得不算多,更多是茶水与闲谈。
到十点左右,这场“工作饭局”也就收了尾。
衡庐门外夜风有些凉。
黑色公车停在台阶下,司机下车拉开后门。
秦湛予和陆峥一左一右,把曹铭之送到车边。
院子门口一时间只剩他们两个。
灯光从侧上方压下来,把影子拉得很长。
陆峥抬腕看了眼表,准备往停车场方向走,没有要跟他告辞的意思。
刚迈出半步,身后传来声音。
“陆峥。”
他停住脚,回头。
秦湛予站在台阶下,领口扣得很规整,神情看不出什么情绪:“你在做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