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前往山东-《民国:一元秒杀平推二战》
第(1/3)页
5月8日上午。
宋公馆大门外。
五辆欧宝牌闪电军卡与一辆道奇军用吉普共同组成一个车队,一名又一名身穿灰蓝色军装的士兵背着步枪与大刀,翻身爬上闪电卡车。
不过一会。
两辆闪电军卡轰隆而鸣,缓慢前行。
紧接着,那辆道奇军用吉普的烟囱也冒出一阵黑烟,轰隆隆的跟在闪电军卡后方。
另外三辆闪电军卡同样没闲着,它们依次启动与道奇军用吉普间隔数米距离,化作一条尾巴。
吉普车中。
负责开车的人是一身戎装的苗江少校。
至于李言,他独自一人坐在后方,手里拿着一张去年绘制的河北全省地图。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
北平距离黄骅大概有220公里左右。
按照车队的平均车速来算,如果中途不做休息,大约需要四个小时才能驶入黄骅境内。
每小时55公里的平均时速并不算慢,毕竟这里是1937年的民国,道路全是土路,别说沥青高速公路,就连普通的水泥路也是稀缺物。
当车队驶出北平古城。
道路两旁的景色令李言唏嘘不已。
和后世的北平完全不同,1937年的北平郊区压根见不到什么树木,都被附近的樵夫给砍光了。
四下望去。
映入眼帘的景色唯有一望无际的土坡旷野。
华夏目前还属于农业国,城镇附近几乎不见树木,这种情况在农业国中是很常见的一件事。
原因并不复杂。
衣食住行、柴米油盐。
柴为何能排第在米油盐前面?
在没有天然气与液化气的年代,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消耗大量柴火,煮饭要用柴,烧水要用柴,寒冬来临之际如果没有足够多的过冬柴火,冻死人是一件很常见的事。
过冬!过冬!
这两个字对于数以亿计的贫困家庭而言,其实每一年的冬天都是一场万分残酷的生存考验。
前方领头军卡的驾驶室中。
钱大钧手握方向盘,嘴里叼着一根老刀牌卷烟,他一边吐着烟气一边跟赵青虎嘀咕:“队长,这他娘的算怎么回事?咱们就这样被大刀队给开除了?然后跟着那位李先生去山东?”
“我们可是正规军啊!并且还是精锐部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