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地头蛇与过江龙-《民国:一元秒杀平推二战》


    第(3/3)页

    三分钟后。

    曹县城门外。

    在徐敬明的介绍下,身穿一袭中山装的李言面带微笑,逐一同曹县各个主要官员握手寒暄。

    曹县虽然属于山东一等县,但整个县府衙门并没有多少公务员,行政编制总共不过百来号人。

    现在的县府衙门可没有几十近百个局。

    各地县政府仅编有十来个部门。

    其分别是秘书室、会计室、统计室、民政科、财政科、教育科、建设科、地政科、赋税科、警察局,另外就是一些外聘人员,如事务员、马夫、伙夫等等。

    南京国民政府将全国各县按照地盘、人口、赋税等指标,划分出三个等级,也就是一等县、二等县、三等县,最好的一等县有资格吃国家饭的只有百来号人,最差的三等县仅为七八十人。

    人数最多的民团、保安团、警察局等机构,除了领导吃国家饭,别的全是外聘人员,不属于政府记录在册的编制内公务员。

    当然,这里指的是县府衙门,不含辖区乡镇,哪怕将辖区乡镇概括进来,同样没有多少人。

    …

    随着徐敬明逐一介绍完县政府下辖各部门的主要官员,以及本县那些叫得上名号的乡绅,李言提议步行进城,他正好可以逛一逛曹县街景。

    听闻此提议。

    徐敬明等人无法反对。纷纷表示赞同。

    于是乎,徐敬明这位县长跟在李言身侧化身本地向导,从城墙开始介绍,各种本县典故如数家珍。

    民国时期的曹县并不大。

    整个县城大约栖息着十来万人。

    四下望去,县城的城墙不止矮的可怜,到处还缺砖少瓦,明显年久失修,景象十分破败。

    唯一值得称道的。

    可能仅是历史所留下的韵味了。

    然而这种历史韵味在民国时期实在太多,没步入工业化的华夏,到处都有这种名胜古迹。

    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不是开玩笑的,全国任何一个县几乎都有拿得出手的历史名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