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耐心等待,果然,没过多久,受到盐分刺激的蛏子自己缓缓地向上伸出。 看准时机,黄阿渔眼疾手快,一把捏住了蛏子壳,稳稳将它拔了出来。 不到半个巴掌大小、肉质肥美的肥美的落在手中。 “开门红!”黄阿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将蛏子扔进塑料桶。 有了第一个的成功,他更加专注起来。凭借着前世积累的经验和此刻的耐心,他在那片礁石和滩涂交接的区域不断搜寻、试探。 他接着努力,挖到了不少的蛏子,一个个都放进塑料桶里。 他也感叹,“运气是真的不错啊,这么多蛏子。平时可是少见。“ 黄阿渔赤脚踩在清凉湿润的沙滩上,凌晨的微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影。 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肯定能赚到改变生活的第一桶金! 他更加仔细地观察。 希望可以找到一些其他的东西,鱼或者螃蟹。 香螺在沙层下活动时,为了呼吸和进食,会留下一个不易察觉的透气孔。 在找到洞口后,在周围撒上一小撮粗盐。盐分的刺激会让藏在深处的贝类误以为潮水上涨或是环境变化,从而主动向上顶出沙层,这时便可趁机将其取出。 这个孔洞周围通常有一圈极其细微的沙粒隆起,与蛤蜊等贝类留下的孔洞有所不同,需要敏锐的观察才能分辨。 并非每个小孔下都有收获,可能挖下去只是一只杂色蛤或空欢喜一场。有时会挖出猫眼螺,那是极其难吃的螺,没人要。 有时,一些看似有东西的“鼓包”却没有任何生命活动的迹象,那很可能只是被潮水推上岸的杂物或是被人遗忘的普通沙包,需要仔细甄别。 见香螺冒头,黄阿渔一把抓起,后在水摊里洗了洗后丢进塑料桶。 对于藏身较深的香螺,黄阿渔用小铲子。 动作又轻又准,沿着孔洞侧下方约两到三指深的位置斜斜铲入,然后轻轻向上撬动沙土,避免伤及脆弱的螺壳。 黄阿渔看呆了,这个香螺居然有巴掌大小。 “好家伙长这么大!” “得有一斤了吧!” 他掂了掂,“这么大的少见,单独卖应该能不少钱。” 看着附近的沙滩都挖得七七八八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