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三十多人很快就分到了各个大队。 分到柳湾村大队的六人,郭攸宁只有顾卫国不熟,希望他是个好的。 柳湾村来接人的是个五十来岁,皮肤黝黑,有不少皱纹的男人。 他打量了一番分到他们村的六人,拿着烟袋锅子的手背到背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显然对他们不满意。 但还算慈祥地开口:“我是柳湾村村长孙自强,欢迎你们! 你们远离亲人,不远千里来到这里很不容易。但既然来了,就得做好吃苦的打算,俺们大队是凭公分分粮、分钱、分福利,多劳多得。 希望你们能认真干活,不拖生产队后腿。好了,都跟我来吧,村里的牛车就在前面等着。” 六人跟在后面,精气神都不好,不过对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还是充满了好奇。 李婉柔拖着沉重的行李,率先问道:“村长大伯好,请问咱们柳湾村离县城有多远呀?” 村长见李婉柔虽然个子小,不是干活的料,但贵在懂礼貌、嘴甜、马上就将自己带入了柳湾村。 露出一丝笑意,“俺们柳湾村可是个好地方,离县城只有二十几里地,坐牛车的话,两三个小时就能到。” 郭攸宁心想,这牛车可真慢,前世十多公里,开车一刻钟都不要。 有了李婉柔打开话匣子,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问起柳湾村的情况。 这是一个以孙姓和刘姓为主的村庄,共有98户,1010人。 这里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气温低,冬季寒冷干燥,持续时间长,十一月左右就开始猫冬,一直猫到来年三月,天气才会回暖。 所以粮食每年只种一季,四、五月播种,八、九月收获,空闲时间还是挺多的。 说话间就到了牛车停靠点,一个缺了两颗门牙的四十多岁汉子,招呼他们将行李堆上牛车,村长让大家称呼他为根叔。 只是等行李堆上去,人就没地方坐了。 六个累垮了的人全傻眼了,踩着高跟凉鞋的彭华垮着脸问:“我们怎么回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