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后将网兜卡在她俩的麻袋中间,吃一堑长一智,他以后再也不用网兜装东西了。 李婉柔感激得看着郭攸宁笑,这打脸来得也太快了。 牛车回到柳湾村时,已经五点多了,彭华他们骑单车,先一步回到了知青点。 这会老知青们都已下工,正在院子里围着研究,赞美羡慕之言不绝于耳。 三人恭喜过了就没去凑热闹,放下东西,备好晚上的粮食,直奔木匠家买东西。 郭攸宁要了一个现成的五斗柜,和一个澡盆。 本来还想定制一个一米宽的炕琴,可转念一想,她应该不会在这个宿舍长住,以后再说。 李婉柔都照着她的来,多要了一个小木盆,说是泡脚用。 顾卫国也买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付完钱,大柱叔让他两儿子跟着顾卫国去送货,郭攸宁两人则顺路去了村长家,找素芬婶子换芦席。 这时候不许买卖,大柱叔那里的东西能光明正大地买卖,是因为挂在大队名下,属于集体产业,要跟大队分成,当然大队也会给他算工分。 素芬婶子见两个漂亮姑娘上门,很是热情,她自己生了四个儿子,然后又得了六个孙子,一家的和尚,看到漂亮女孩格外喜欢。 笑着迎她们进屋,拉椅子让她们坐,眼睛放着光地问:“两位是新来的知青吧,是不是需要炕席?来婶子这就对了。” 转身对门外交代,“老大家的,沏两杯茶来。” 两人快被这种热情吓到了,要不是知道这是村长家,还以为遇到了别有居心的人。 她们强笑着点头,李婉柔忙阻止:“素芬婶子您太客气了,不用泡茶,我们马上就要走。您真聪明,一猜就准,请问炕席咋换呀?” 素芬婶子笑意盈盈地说:“这席子都是闲时无聊随便编的,你们先看看行不行?” 说话间,她家大儿媳妇就送来了两杯菊花茶,平时待客就一杯白水,能有这样漂亮的花茶可算是礼遇了。 两人道谢,大儿媳笑道:“甭客气,我娘最爱你们这些漂亮丫头,你们能来,让她高兴就是最好的谢意。” 素芬婶子笑嗔,“就你话多,晚饭做好了吗?我还不知道你,想借着送茶,进来一饱眼福吧,多看看也好,说不定哪天就能生出一个这么好看的丫头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