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刘叔不客气地应道:“刚好有些渴了,给咱们新来的两位同志来碗甜粥不错,叔先谢过啦。” 寒暄完,赵同志和刘叔合力将轮椅抬过门槛,赵同志推着轮椅,刘叔折回车里,拖出一堆行李。 说了要请他们尝甜粥,郭攸宁就跟他们进了主屋。 这房子她熟悉,还在修缮时她就来过多次。 在他们安置病人和行李时,她知会了刘叔一声,直接去厨房拿了三副碗勺,盛了三碗甜粥放在客厅的八仙桌上。 又知会了一声就离开了,他们在忙就不过多打扰,住同一个小院,以后有得是机会互相了解。 祁同志可能伤势很重,一进屋,就上炕躺着了。 另两人忙着收拾,也就没留她。 郭攸宁从祁家出来,看到他们四人的屋顶架子已经起来了,明天盖上瓦片,刷刷墙就大功告成。 这会屋里正在盘炕,三间房子同时进行,进度都差不多。 村民见郭攸宁提着一个大砂锅,就知道好吃的来了,自动聚了过来。 狗娃爸爸率先开口:“郭知青,你还真给我们送甜粥啦,看来我们又有口福了。” 郭攸宁笑道:“你们那么认真修房子,我熬些甜粥感谢是应该的,大家过来自己盛,篮子里备了碗筷。” 很快每人一碗“呼噜呼噜”喝了起来,那一脸享受的神情,看得郭攸宁心酸。 70年代还是太穷了,大部分农民年头忙到年尾,只能吃个半饱,饿不死而已,完全谈不上生活质量。 能在饥饿的时候,喝上一碗这样的糖粥,实在是件幸福的事。 大家喝完又是一顿感谢,然后更卖力的干活去了。 郭攸宁收拾好东西,就准备回知青点,她在这里也帮不上忙。 谁知路过祁同志家时,被刘叔喊住了,“小郭呀,过来一下,叔跟你商量个事。” 郭攸宁又进了新邻居家,坐好后开口:“刘叔,您有啥事儿吩咐?” 旁边的赵同志呲着一口大白牙抢答:“郭知青好手艺,我们祁团……哦,祁老大刚才喝了一整碗你熬的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