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给大家分完蛋,打包好明面上的行李,晚上还去牛棚报备了一声,一切就绪。 次日气温好像又下降了,郭攸宁贴身穿着前世的保暖内衣、羽绒服内胆,再配上厚棉袄,觉得刚刚好。 八点,她穿戴齐全背着行囊,跟顾卫国一起,来到晒场集合。 村里的五辆牛车齐亮相,有的拉着铁铲、锄头、土筐等劳动工具,有的堆着草席、铁锅、碗筷等生活用品。 但三车用塑料布盖着粮食和蔬菜最显眼。 近两千斤粮食,上千斤白菜、萝卜、老南瓜等蔬果,加少量油盐,就是他们81人,接下来一个月的伙食供给。 郭攸宁看后直摇头,一点荤腥都没有啊! 强度那么大的体力活,靠杂粮蔬菜怎么撑得住?难怪说人会瘦一圈。 就这些东西,厨艺再好也煮不出一朵花来。 还好她身上挎了张弓,口袋里揣了个弹弓,想改善生活,必须自食其力了。 等人到齐后,大队长一声“出发”,领着牛车率先走在前面。 这时,寒风中飘起了碎雪,大家缩着脖子搓着手,呼出的白气刚离唇就被风吹散了。 此起彼伏的抱怨声、叹息声在背着铺盖卷的人群中响起。 跟她并肩而行的顾卫国,低头拍去头顶的碎雪,丧气道:“这算出师不利吗?真冷呀!” 郭攸宁将围巾往上提了提,掩住口鼻。 瞪了他一眼:“瞎说什么大实话,这叫瑞雪兆丰年,赶紧跟上,动起来就不冷了,你的帽子呢?赶紧带上。” 一旁裹着花布头巾的春花嫂子插话,“每年上河工时,都免不了风雪交加的天气,习惯就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