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刘建军赞赏地望着郭攸宁,率先开口:“宁丫头,辛苦你啦!这份计划书很好,可以作为咱们养猪场的开办指南。现在就根据上面的内容,一条条捋一遍。” 窦会计盯着投资概算和预期收益那页,心中默算后,嘴角高高上翘,“是该好好捋捋。” 村长还在回想饲料来源那页,小声嘀咕:“三军在榨油厂,豆饼、花生粕弄些来应该没啥问题。” 随声应和:“赶紧捋清楚,大家好分工开干。” 出发前看过计划书,早惊艳过的王林和李婉柔,在一旁跟着点头。 郭攸宁拿起计划书,端坐开口:“行,咱们先从人员配置开始,定岗定责,才好开展工作。” 大家一番商讨后决定:大队长兼任养猪场场长,郭攸宁任副场长兼技术员,窦会计管账、村长管后勤采购,王林、李婉柔和以前养猪的瘸爷爷为饲养员。 现在猪仔小,吃得少,喂养任务不重,暂时三个饲养员就够了,等长大些,再另外增派人手。 接着就其他事项继续商讨了两个小时,柳湾村大队“四化”养猪场算是初步成型,正式起航啦! 目前他们重点要做的两件事:第一是洒石灰水、熏艾给新建猪圈消毒,第二就是准备饲料。 当郭攸宁拿出30斤以下幼猪喂养食谱,说到需要添加百分之二十的玉米粉,或高粱粉等粮食时,窦会计心疼得脸都抽抽了,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队里存粮还有些,去年也还算丰收,可用粮食喂猪,哪里经得起折腾? 他悻悻开口:“就不能像往年那样,用麦麸和着秸秆煮熟了喂?” 郭攸宁耐心解释,“这是猪仔断奶后在京市那边的喂养食谱,刚换地方本就不适应,如果饮食也大变,对它们脆弱的肠道会造成巨大损伤,不利于存活和成长。 咱们可以慢慢调整,逐步用菜饼、花生粕、豆渣、酒糟等替换,粮食用量应该不会太大,争取在半个月内完成转变。 这些精料搭配着发酵饲料一起喂养,能加快增肥速度,麻烦村长大伯多费些心思。” 村长也肉疼粮食,巴不得能早日用上替代品。 连忙出声,“附近大队的豆腐坊、小酒坊、还有镇上的榨油厂我都熟,你三军哥就在榨油厂上班,这事包我身上!” 事情谈到这也差不多了,郭攸宁最后提了句,“队长叔,牛圈什么时候盖呀?五头牛占的位置可不小,现在猪仔小还能凑合,长期肯定不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