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是李奶奶的平反批文,祁爷爷的还没下来,部队审核严谨,可能要晚半个月。 得到这样的喜讯,郭攸宁满脸都是笑。 她心中已在计划,买家具装饰西厢房了。 爷奶头顶帽子一摘,一家人终于能团聚啦!祁哲成前进的道路更宽阔啦!自己怀孕生娃也有人搭把手啦! 李鸿文见到这个结果非常满意,立马从公文包里拿出厚厚一叠资料递给副部长。 矜贵地笑着,“这是第三代铣床研究资料,希望对你们有用。” 副部长的手还没碰到,就被副所长劫走了。 当场认真研读起来,时不时来一句: “这样设计妙呀!” “原来这里要用此种材料,我们之前走进了误区。” “唉,这种硬度的钢材我们还生产不出,能用什么替代呢?” 他是自言自语,但李鸿文听后,竟然走到他身边帮忙解释。 还帮着出主意,一场带有政治色彩的会议,立马变成了技术研讨会。 郭攸宁帮着翻译,其他人全乐见其成,这种研发者直接指导的机会太难得了。 此等国际友人恨不得再来一打, 若是能这样,华国技术落后的局面将有望快速改变。 一小时后,保卫科通知李鸿文的助理来寻人。 在他的提醒下,所有资料全收了起来,桌上的文件换成了采购订单。 送资料、告密都是以私人身份进行的,助理不知情,也不能让其知道。 他是来催促出发的,火车不等人。 李鸿文接了大批订单,得回去盯着制造和发货,承诺过保质保量,就不能打一丝马虎眼。 大家心怀感激地送他出门,郭攸宁则随车送去了火车站。 路上李鸿文遗憾地开口:“时间赶,没见人,可惜!” 郭攸宁劝慰,“有了这次良好合作,就能恢复书信往来,往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