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倒是好谋划!” “只把其余一干人等,都当了自己的棋子。” 林青依旧冷言冷语。 就这件事情而言,秦兴尧救国救民,在大义之上绝谈不上坏。 只是如此行事,尤其今日之事,不免令人寒心。 林青所气恼者,不为其他。 若是自己母亲知晓此事,不知该有多么伤心! 秦月微默默受着冷语,也不反驳。 只是情绪低落。 早岁丧母,她自幼经历的各种言语多了。 父亲若在家中还好,能够护得住她。 一旦去了衙门公署,自己便就陷入无缘之境地。 现在林家亦然。 想到此处,她不由得自嘲一笑。 可为了父亲大计,却又不能就此走了。 只能开口替父亲辩解道: “来南平府前,曾经打探过林家情况。林世伯年逾古稀,借他之力,我父亲亦于心何忍?” “因此劝说我嫁你为妻,一来我可远离平江,避家中风雨,二来,林世伯一旦寿终,我父也可护你余生周全。这便算是我父亲对林家的补偿。” “只是不曾料到,你竟然暗中习武有成,甚至臻至先天……如今看来,倒像是我高攀了……” 世事难料。 当初所有人都以为林青不过是个病秧子,谁能想到,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这俨然大大超出了秦兴尧的预期,也超出了秦月微的预期。 可是事已至此,又将何如? 听到对方将此前谋划和盘托出,结合自己所知所想,虽有些许出入,但却更显得合情合理。 林青不由得面色稍缓,却又追问道: “那今日之事何解?” “关于我武功之事,我母亲按下林家众人,又亲自致书于你父,可谓用心良苦。” “如今你父亲辜负她一片苦心了!” 秦月微轻叹口气道: “此事我父也未曾与我商议过。” “想是见林世伯久久不归,猜测林世伯另有筹谋。然而南平府局势,无林世伯在则一切皆空……” “故而想以此法,迫使林世伯回返吧……” 说到此处,她心中不由苦涩。 本来应当是顺水推舟,且合则两利之事。 如今却演变得骑虎难下了。 但她依旧不忘为父亲辩驳一二道: “若我父只为谋身,不为谋国,则绝不会出此下策。” “真要有你这样一位先天贤婿,且如此年轻,他到何处为官,不是底气十足?” “只偏偏他就是这样一人!能舍下小家,而为大家的人!” 说到此处,秦月微不由得无声垂泪。 好似夜花带露,独受冷风吹折。 “越是如此,我便越不能走。一旦去了,岂不更令我父蒙受误解?” “伯母那边,我也只能好言相劝,多多陪伴,偿还父亲辜负之情罢!” “再者,林家若真因此事被推上风口浪尖,我若不能与林家同生死,岂非良心尽丧?” 听完前因后果,并这最后一句,林青对秦姑娘个人之气已经渐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