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圣情难却,贺长文只能留下来,留在国子监与沈浩邈交流学问。 “太傅大人,今日的情况可有所好转?” 贺长文沉声问道。 连日的大雪,各地的灾情让二位当代大儒的心情变得异常的沉重。 沈浩邈也没心情和贺长文计较称呼问题,幽幽发出一声长叹,道:“各地叛军基本被剿灭,但…叛军易剿,民心难平啊。” 二人对视,皆是满眼的叹息, 内有不断的天灾,外有强敌环伺,此乃国破家亡之征兆,二人又何尝不知? 女帝先前几乎每日来国子监修身养性,自大雪下的那一天起,已经十余日未曾现身了。 必是忙的焦头烂额。 可就在此时,一阵突兀的脚步声骤然响起。 来者,赫然是当朝女帝! 原本二人还以为女帝会是满目愁容,却不曾想,女帝今日的心情却是不错? “陛下。” 二人连忙行礼。 女帝赶忙搀扶,笑着道:“二位师长可知朕今日心情为何如此之好?” “微臣/下民不知。” 女帝轻笑一声,倒也不继续卖关子了,招了招手,立即便有太监捧上一卷奏疏上前。 女帝拿起奏疏,小心翼翼的放在桌面之上:“师长请看。” 二人疑惑的看向奏疏,原本还以为是朝中某位大臣又在进献某种祥瑞,粉饰太平,却不曾想其上‘平雪策’两字,顿时吸引了二人全部的注意力。 其上,先是否定了民间盛传‘女帝误国’一论,而后又洋洋洒洒近千字,写尽雪灾的危害,以及如何抗雪救灾,可谓是事无巨细,甚至连官商勾结,趁机哄抬物价都有。 饶是学识通天的沈浩邈,皆被此偏奏疏惊的目瞪口呆:“陛下,此乃挽天倾之策啊!!!” 贺长文亦是认可的点了点头,若是雪灾爆发的第一时间,便有此策作为依据,大景也不至于会变成如今这般。 时间虽然晚了些,但未必就没有将功折罪的机会! 只是…贺长文眉头微皱,他总感觉这篇奏疏上的字迹异常熟悉,可他却想不起来究竟是何人所写。 奏疏上的字,已有自成一派之迹象,饶是贺长文也有些自愧不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