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遇风雨便化龙,绝非只是虚言。 自己如今虽然受制于人,但何尝不是提前攀上了一棵参天大树? 若是现在能早早跟随,待其真正龙腾九天之时,自己作为早期的“从龙之臣”,所能得到的好处,恐怕远超他的想象。 恐惧与野望,无奈与机遇,在李文翰心中反复交织、碰撞。他脸上的表情时而惨白,时而潮红,最终,化为一种复杂的决然。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方云逸,眼神中带着一丝近乎谄媚的坚定。 “方公子知遇之恩,文翰没齿难忘!” “日后定以公子马首是瞻,唯命是从!此番回京,一切但凭公子吩咐,绝无二话。” 在李文翰的连连保证声中,马车在官道上一路前行,官道愈发宽阔平坦,路旁的行人车马也明显增多。临近午时,一座巍峨雄城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 远远望去,城墙高耸如山岳,绵延不知多少里,墙体由巨大的青黑色条石垒砌而成,历经风雨沧桑,显得古朴而厚重。 城墙上旌旗招展,隐约可见甲士巡逻的身影,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的冷光。 南城门是京都四大主门之一,最为繁华热闹。巨大的包铁城门敞开着,分出了入城和出城的通道。 此刻,城门前早已排起长长的队伍,有满载货物的商队,有赶着牛车的农夫,有骑马佩剑的江湖客,也有装饰华贵的官家马车。 人声鼎沸,喧嚣异常。 守城的兵士数量明显多于寻常城池,他们身着统一的制式皮甲,手持长枪,眼神警惕地扫视着每一个试图入城的人,检查路引,盘问来历,秩序井然中透着一股森严。 方云逸在距离城门尚有百丈时,便已悄然下了马车,翻身上一匹普通的军马。 他依旧裹着那件宽大斗篷,帽檐低垂,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苍白削瘦的下巴。 李文翰的马车因为有钦差仪仗,倒是无需排队,直接驶向专用的通道。 一名守门校尉验看过李文翰的钦差关防后,立刻变得恭敬无比,挥手示意放行。 然而,当李文翰的马车顺利入城后,轮到方云逸以及韩烈等十几名护卫老卒时,情况陡然一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