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真仙家也,当为吾师-《仙解》


    第(1/3)页

    袁十二求道心切,听闻仙人行踪,便要拉着宋仙长去找。

    但宋仙长想到陈少游的样子,心里就开始犯怵,赶紧说:“袁道友,莫急!”

    “大道便在眼前,焉能不急?去得晚了,仙缘鸡飞蛋打。”

    袁十二消息滞后,导致没有听到飞来峰的那场讲法,颇为懊悔。

    这一次,可不能再错过。

    宋仙长哭笑不得,其为散修,倒算有几分阅历见识。“大道”二字,岂能随便挂在嘴边的?

    简直贻笑大方。

    不过这时候,无从计较用词问题,他清楚猿妖脾性,是个认死理的,正常道理讲不通,于是道:“袁道友,仙缘飘渺,可遇不可求。一味求索,反而缘木求鱼,水中捞月,不可得也。”

    袁十二并不认同,认认真真地道:“宋道友,此言差矣。大道之途,在于精勇猛进,无惧无畏。认准了目标,就该奋身追求。胆小怕事者,畏缩不前,终将一事无成。”

    进入论道环节,宋仙长振振有词:“过于冒进,身死道消,又有何用?”

    袁十二瞪着他看,忽道:“你是不是恶了仙人,害怕遭受报复?”

    宋仙长当然不肯承认:“贫道只是觉得,不该贸然去打扰,以免造成误会。”

    袁十二点点头:“其实你说的也有几分道理,但既然是误会,为何不主动前往解释,澄清?你不去,难道要等仙人来找你?”

    听到这话,宋仙长一个激灵,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当天惊惧之下,失了方寸,第一时间逃之夭夭,逃回道观躲起来。

    如今一想,这等行径,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如果陈少游真要杀他,早来三青观了。

    以道观的状况,完全抵御不住。

    陈少游不来,便代表着不想追究。

    至于其中原因,或是因为双方之间,本就没什么大的冲突矛盾。

    话说两人只照了个面而已。

    又或者,陈少游根本不在意。

    好比人走于路上,岂会在意路边爬过的蚂蚁?

    袁十二继续劝道:“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你去负荆请罪,吾去拜师。”

    宋仙长:“……”

    好个猢狲,算盘打得噼啪响,变得越来越精明了。

    袁十二催促道:“走不走?你不走,吾独往矣。”

    宋仙长一咬牙:“走!你且等等,既然请罪,便该备礼。”

    袁十二咧嘴一笑:“甚好。请帮我备一份拜师礼,吾会记住你的人情。”

    宋仙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