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东西安春风也可以去布庄定制,但玉嬷嬷说过,想让荣雪过普通人的生活,那就从自力更生开始吧! 老中小三个女人忙忙碌碌很是充实。 重阳节卖荷包的事,荣雪没有忘记,安春风也没有阻拦。 人有一技在身总是好事。 就好像安氏一样,会打络子就有生存机会。 本该过得称心如意,只可惜栽在唐玉书身上。 但是安春风没有让荣雪出门卖荷包,只让黑豆和小豆子在梨花巷子里摆了小摊。 荣雪长得太出色,而且北城见过玉嬷嬷容貌的人肯定不少。 虽然无人能想到两人关系,总得防备有心人。 小摊摆在巷里,有人要买就买,没人买也无所谓,安春风不期望在这里挣钱。 大不了就是在重阳节后,把荷包送去秋水那里,搭配上衣服一起销售。 或者丢给玉嬷嬷,想必玉嬷嬷很乐意出钱替自己女儿收拾尾巴。 搬家过来才几天,热情似火的小豆子已经将巷里住的几十户人家混得溜熟,就连路过的狗都被他rua怕了,见到他就转头走。 他嘴巴又甜,见人就夫人、太太、大娘子、小娘子,郎君大爷的喊:重阳节了,买个荷包保平安! 荣雪做的荷包布料好,只要装上菊花茱萸就是漂漂亮亮的装饰。 有小豆子兜售,一天也能卖上三五个,挣到几十文钱,把荣雪喜得针线不停手。 转眼距离重阳节只有三天。 两天前,宋琪来到梨花巷把黑豆和小豆子带走,说是先到西城牙行进行培训。 西城是官员集聚区,跟普通富户家庭不同,牙行要对小厮们教导礼仪规矩,这样到各个官员的府里才不会出错受罚。 安春风暗自庆幸自己想到找宋琪来解决此事,而不是临时将人送到唐家。 一个什么规矩都不懂的野孩子,就是进了大宅子,也很容易因为犯错被打死。 两个豆走了,担心荣雪不习惯,这两天安春风就天天陪着她在院里晒着太阳做针线,打络子,听宁阿婆说些庄子上鸡鸭鹅的趣事。 “我家庄子上养的鸡晚上从来不回家,唉!每次要想抓鸡,得半夜偷偷摸摸的去!”宁阿婆说得绘声绘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