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些都是安大娘子一人所为。 一死两伤的战绩,在兵马司和京兆府人尽皆知,立即引起不小争议。 好在这里没有防卫过当这一罪名,没有人怀疑安春风的正义,也没有人要抓她坐牢。 只是每个知道的人都在讨论一个问题:以竹针伤人,算不算凶器? 而且那竹器还是妇人簪发之物。 无论如何,安大娘子此举,对兵马司剿灭绑匪有大功。 作为最主要的涉案人员,本来需要荣雪和安春风去京兆府录取案发口供。 但两个人一人年幼肢残,一个昏睡不醒,只能上门记录。 京兆府的办案人员到梨花巷,没能进去。 巷口站着兵马司的人,无论进出都要查验身份。 十里巷捉拿余孽尚未结束,这里的受害人需要保护。 双方确认身份,京兆府人员才得以批准。 来人是杨知事,之前七夕节醉汉闹事,他就给安春风作过笔录。 原本杨知事对自己到梨花巷作笔录还颇有微词,但看见院里咕咕熬煮的药罐,还有安大娘子成了包子的双脚还是生起一丝同情。 但想到一个女人能冲进十里巷,实在……剽悍得不好评价,他又同情不起来,自己还没这本事呢。 杨知事已经是第二次来了,在案发第二日,他就给荣雪和宁阿婆,还有那个邱荣录过一次。 这几个人的口述都很简单,宁阿婆说有人突然进院袭击了自己。 荣雪也只知道被掳走后她就一直在黑夜里奔走。 邱荣更简单,他看见有匪徒翻墙,叫了几声就晕过去,还是邻居救醒他。 安春风这里的事稍微麻烦些,她听到喊声出门查看,才遇上翻墙的绑匪,再用竹针伤人。 然后又是自己在十里巷追绑匪。 这里的话她说了三分真七分假,没有提自己擅长听音。 只说自己是一时头脑发热冲去十里巷,在巷里迷失方向胡乱跑,差点被绑匪杀死,最后还是得金指挥使相救,才逃出性命。 十里巷是京城的一处毒瘤,能在天子脚下代代存在,自有存在的道理。 想必各个衙门都有去清剿过,结果如何,可想而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