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宁老爷子说宁老二以后在金家当差,要是做错事,让福伯该打该骂不要心软,送信回白霞山,他叫回家还要再打一次。 福伯说只要踏实干活,他定当自己孩子看待,绝不会苛责虐待。 两个老头年纪相差不大,心情高兴,又是一拍即合,就差结拜成兄弟。 等金湛回来,就看见自家里多了一家下人,他也坦然接受。 福伯在边城吃苦受累的抚养自己,用钱上节省惯了,每次让雇人都被拖延着。 现在有福伯自己选的帮手,自然是要留下。 宁老二一家四口就这样留在金府。 宁老二的儿子宁小八平时守着门房,宁老二本来就是做杂事的工匠,就收拾院子。 苗氏和十岁大的女儿每天只做饭买菜,衣服自有浆洗妇来收,人少事少,也不算累。 接下来,安春风在乡下的日子就再次恢复平静。 在这期间,玉嬷嬷隔三差五找着借口来住上一晚,也带些城里消息。 比如说好几家权贵被弹劾到降职。 固国公一直没有再来找过宁家麻烦,尹世子的性命再次保住。 但固国公辞去兵部官职,同时还被朝廷摘去国公府世袭的特权,损失惨重。 国公夫人带着“身患重疾”的尹世子回数百里的娘家养病,归期不定。 还有琅琊台的事再次翻起,广安伯府又一次上了风口浪尖,被弹劾得闭门不敢出。 玉嬷嬷带来的消息让安春风高兴。 还有一个人也高兴。 对这个每次都要带来糕点和好看珠花的玉大娘子,荣雪也越来越亲近。 每次玉嬷嬷走,荣雪都要拖着有矫正器的腿送她一程,还约好下次来再带什么东西。 安春风也几次进城去秋水布庄,她要挣钱。 房子是玉嬷嬷掏钱建成,自己总不能还等着别人添置摆设。 以前还以为自己有两三百两已经算不错。 可听玉嬷嬷说,一架做工好些的床就要上百两银子,其他的东西要想上档次,也是高无上限。 等屋子修好,还需要大把银子往里面填。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