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踏实劲,就连店里老工匠都问他是否婚配,要给他说一门亲。 杨宗却执意要走,京城水土虽好,难留无心人。 他要回家跟父母在一起,还要在老家开店,替姑姑养老。 安春风也关照他有什么难处就往京城写信,萍姨娘结的善缘,他也享受到了。 旁边,玉嬷嬷将自己带来的一个箱笼打开,里面都是很难买的精细布料。 “萍娘,这些布料都是你用得上的,可以用来做衣衫,也可以换成银钱。” “这些胭脂水粉也都是上好的。还有这些丸药随身带着……” 箱笼中还有一个小匣,玉嬷嬷一一说给萍姨娘听。 她俩年岁相差不大,在梨花巷待几个月,一起帮着给安春风准备嫁妆办了婚礼,倒生起一些姐妹情。 此时俩人都眼睛红红,只叹相识太晚,分别太快。 牧哥儿也跟萍姨娘道别,就该出发了! 秋风阵阵秋意凉,道边相诉泪眼伤。 好不容易酒宴散,又愁来日信方长! 望着萍姨娘的马车渐渐消失在官道尽头,安春风才感叹一声:“岁月再长,也没有路长,唐家就真的没有人来送一下。” 玉嬷嬷知道她说的唐家,其实说的是唐品山。 萍姨娘离开唐家就住在梨花巷,时间也是三个多月,唐品山一次也没有来寻过。 虽然这样不再起纠纷,可说到底,还是有些伤怀。 安春风把萍姨娘离开时间提前告知了严氏,严氏没有露面但送了一百两银子来。 说这是萍姨娘当初进唐家时带的压箱银,现在物归原主。 这其实就是唐品山的意思,物归原主,两不相欠! 跟过来的丫鬟小厮将剩下的酒菜收拾好,送给早候在旁边的乞儿。 安春风跟玉嬷嬷一边说话,一边往停在旁边的马车走。 旁边道上一辆骡车跟着过来,车夫傻憨憨的喊:“两位大娘子,坐车回城不,一个人……一个人只要二十文!” 跟在安春风身后的金豆子和牧哥儿听到声音熟悉,回头一看,俩人齐声嚷道:“邱荣!” 那车夫一楞,看向金牧野,眨眨眼问:“你们谁呀?” 牧哥儿回到梨花巷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天天守在巷角的邱荣打了一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