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说着,就将红绸布一掀,露出里面的物件。 那是一个由古木树根雕成的手工艺品,看造型是个微缩府邸的模样,上面有块金色小匾,板板正正的书写着“仁善之家”四字。 北定王看的一愣,“你这是……” “小人曾受王爷恩泽,”少年道,“上京城大旱,多亏王爷开府放粮,才得以留下小人一条性命。” 王府放粮的次数并不多,北定王只略微想了想便记起,“那仿佛是数年之前的事了。” 每逢年景不好,灾民众多的时候,京中贵人们确有开府放粮的习惯。 许多人出于好心赈灾,但更多人是如北定王这般响应朝廷号召,安抚这群吃不上饭的百姓,按着他们不让闹事。 “没错,”少年回答,“那时小人年纪尚小,回去后左思右想,不知如何报答王爷的救命之恩,后来无意间寻到这根千年古树的树根。听说千年神木天生具有神性,小人便用了整整三年时间将神木树根雕成此物,赠与王爷,以求上天能够庇佑北定王府,庇佑王爷一生顺遂。” 围观众人一听这是千年神木的树根雕成的,眼神顿时就不一样了。 北定王先是一愣,微醺的脸上顿时带了些喜色,对那少年道,“赈济灾民本就是本王分内之事,你又何必如此挂怀?” “王爷您为人和善,救人性命众多,小人不过是其中一个小人物,”少年情真意切的说,“但是放在小人身上,便是影响小人一生的大事,您可是救了我的命呐!” 其实北定王哪认得这少年是谁?想当年朝廷吩咐各府邸赈灾放粮的时候,他还老大不乐意,白白撒钱出去,在家中大发了一通淫威。 此时听了这话,北定王喝上头的脸就更红了,低声喃喃道,“哪里哪里。” 齐玉恒在旁边连声赞道,“王爷,这是您多行善事的福报,才得来这千年神木,老身也应当多向您学习才是。” 齐玉恒的这通马屁一拍,齐家人立马跟上,朱氏和各位姨娘、两位郡君也向北定王道贺。 夙平郡王干脆直接凑到北定王面前道喜,“孩儿恭喜父亲了!” 北定王顿时被夸得有些飘飘然。 那少年再接再厉道,“您的威名,已是远近闻名,邻近百姓谁不曾受到您的庇护,大伙说是吗?” 围观群众个个面面相觑。 北定王这人虽然不属于鱼肉乡里的权贵,但也没做过什么大好事。 但人群里偏偏有那么几个男人响应道,“没错没错。” “就是如此!” “仁善之家,说的好!” 如此以来,北定王更是被夸得飘飘然了,便对那少年道,“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收下了。” 但他方要去接那木雕,府内门前却传来一阵大声斥责的声音。 “狗东西,你敢说我故意苛责,欠打不是?” 因为离门很近,这声音听得格外清晰,北定王听得眉头一皱,围观百姓们更是频频侧头窥探。 北定王原想不予理会,先接神木再说。 但他刚探出手去,那声音又震怒道: “你还敢顶嘴?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吗,这可是北定王府!王爷的地盘,还容你们这些低等下人说话?” 这话说的可谓是诛心了。 围观百姓们闻言顿时窃窃私语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