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想捏她脸的冲动-《华娱从艺校开始》
第(2/3)页
电影的事聊完后,主持人又换了一个话题。
“我前阵子才知道原来你跟韩涵是好朋友,你们认识很久了吗?”鲁渝说。
“我读大学的时候才认识的,08年我刚来京城的时候,也有两三年时间了。”
“那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好像年纪相差也有几岁吧?”
“可以说是因为《嫩芽》杂志认识的吧?我们先后都在上面发表过小说,然后我的编辑胡云英老师把我介绍给他的。”
“对,你也是从《嫩芽》杂志走出来的作家。”
“是,08年我来京都读大学,他在我们老大那边拿到我的联系方式,就约我出来见面。”
“老大?”
“就是我们共同的编辑,胡云英老师,当时我们这些作者都喜欢叫她老大。”
“哦,我明白了,然后呢,韩涵约你出来见面你们就认识了?”
“是啊,聊聊天,吃吃饭就认识了。”
鲁渝说:“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李景坤说:“很聪明的一个人。”
鲁渝有点无语;大家看这她的表情都笑了起来。因为都明白她的意思:
你说的这不是废话吗?
鲁渝说:“除了聪明呢?”
李景坤想了一下,说:“很红的一个人。”
这次不用鲁渝做表情,大家都笑出声来了。
李景坤继续说:“他太火了,很少有作家能这么火。”
鲁渝说:“你也很火啊,郭四维也很火啊。”
“不一样。他是靠杂文,靠自己的文字和思想火的,我单靠小说的话是达不到他这个高度和热度的——网上火爆的小说那么多。不过他不是演员也不是歌手,每年保持这么旺的人气也不好。”
“红不好吗?”
“红一段时间可以,红那么多年的话,怕物极必反。”
主要也是性质不同吧,如果你是艺人,红个十年八年也没事——不过也不可能有人能十年八年都红,流行天王不行,周奶茶也不行,起起落落才是人生的常态。
“你不也挺红的。”
“我还好。”
“你这叫还好?”
李景坤只是跟观众一起笑着,没有接话。
鲁渝说:“不过我觉得你们两个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我看到以前媒体还把你称作是韩涵第二,说你跟他很像,最像的地方就是很有才华而且不喜欢接受采访。大家想多了解一下你都不行,因为根本找不到其他资料,很神秘的一位少年作家。”
“是,不过那几年被称为韩涵第二的作家有很多,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是吗?”鲁渝说。
“是啊,韩涵的名字有热度,所以媒体也喜欢蹭他热度,所以被称为韩涵第二的人挺多的。”李景坤说。
“但是你还是比较不同的吧?而且你确实也很少接受采访。”
“是,最近一两年多一些。”李景坤说。
“因为拍电影的原因?”鲁渝说。
“对,有票房压力,得对投资人负责,所以由不得你放任自我。人总是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妥协。”
“听说你之前还因为这个被粉丝骂,说关于你的访谈和新闻太少了。”
“主要是书迷吧,就是我之前基本不接受采访,也没弄见面会什么的。久而久之他们接受了,但是突然有一天发现我因为别的东西接受访问了,所以就接受不了。”
“吃醋了。”鲁渝说。
“应该是吧,”李景坤想了一下,“而且他们可以算是我的第一批粉丝,我是先有书迷后面才有影迷。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长相,没见过我的相片。直接后面拍了《腾空的日子》,开始接受一些采访,他们才看到我的。”
“80后作家有不少是这样的吧?不喜欢暴露在公众面前。”
“只能说个别吧,大多数人还是喜欢的。”
鲁渝说:“但是我记得有几个是这样,比如韩涵,比如安妮贝贝,还有你。”
李景坤说:“韩涵和我最近几年都多起来了。”
“对,为什么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