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我做了什么?父亲这样骂我。”他不服气地说。 “你还好意思问,我都听掌柜说了,你为了讨好小娘子,差点咱们书肆卖出去!” 吕父这几天都不见这小子待在家里弄他那些笔墨丹青,经常往外跑,还以为他转了性子,终于知道祖宗基业。 谁知道是干这种不正经的事去了,真是家门不幸啊。 前些天掌柜都跟他说了,奈何当时他正忙着,今天终于空出些时间好好教训这小子。 “那是你祖父辛苦经营才立起来的书肆,你就这么糟蹋。” “儿没有,父亲明鉴,那许娘子是极有才华之人。父亲不信可以去看看账本,就是因为她,我们家书肆的盈利,都比往常翻了好几倍。父亲这话不仅是在侮辱我,也是在辱她。” 吕鹏程原本怒不可遏,下意识的觉得这个逆子是在说谎,但见他态度坚定,不由怀疑起来。 “真的假的?莫不是在骗我?” “当然是真的,那账本和她的书就在我的书房里,父亲不相信可以去看。” “把这两样都拿来让我看看。”吕父使唤他。 吕鸿卓急忙进去书房拿出账本和书,心中既愤怒又委屈,迫切地证明自己清白。 吕父将账本拿到手,他行商多年,翻了三两下就看出近几天的盈利,确实比往常翻了几番。 不仅是吕鸿卓所说的那本书带来的利润极其丰厚,还有其他书都卖得比往常好。 这说明这本书甚至影响了客户的选择,带动了其他书籍。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翻完账本后,吕父又迫不及待的翻起了那本书,想看看是什么样的文章带来了这般变化。 即使是略显荒谬的书名也没有让他吃惊。 吕父斥责儿子不学无术,但其实他自己年轻时也好不了多少。 书是看不进多少,对于知乎者也、咬文嚼字的文章更是深恶痛绝,看见字就痛苦。 做首诗跟要了他的命一样,文化水平自然不怎么高。 而这本书却让他顺畅地看了下去,沉浸其中。 看完之后,吕父合上书本陷入沉思,久久不言。 沉默半响才到道,“儿啊,你还是见得少了。” 连他自己都能看懂,这意味着什么吕父不能更清楚了。这意味着和他文化水平相当的人,说难听点只要是识字的,就连走街串巷的货郎能看懂。 原本以为能让父亲大吃一惊,刮目相看的吕鸿卓噎住了。 “儿见识少能让这本书在咱家卖?”吕鸿卓看出父亲的态度,不服气地说。 “我问你,你可知道上一次咱们家有这么多盈利是什么时候?” 吕鸿卓素来不关心书肆的经营,在脑子里面转了一圈,却想不出来。 随即灵光一闪,惊道:“莫非是太玄先生上次出的诗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