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法不责众的用处-《大明国士》
            
            
            
                
    第(3/3)页
    除非是有人准备搞当时处置这些事情的官员,不然绝大多数都能糊弄过去。
    听完苏真的话,麦琪和马宝儿会意,各自从人群之中叫出来两个年纪已经很大的老人。
    显然,他们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
    陈堪就这么默默的看着这一幕。
    虽然他口中随时喊着大明律法会给所有人一个公道,但他身为官场中人,又怎会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公道。
    苏真能这样处理,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
    流徙三千里!
    这是苏真给两个老人定下的罪名,两个老人也很干脆的认罪了,他们今日出现在县衙,本就是为了此事而来。
    现在还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水渠,已经出乎他们的预料了。
    皆大欢喜!
    除了死者的家属,以及用来定罪的两个老人的后人之外……
    做完了最后的判决之后,苏真打发走了两个土司。
    陈堪与他一同出门相送,默默的注视着那个女子骑上了老虎。
    她忽然回头看着陈堪软软糯糯的说道:“我收回刚才的话,你是个好官,谢谢!”
    “不客气!”
    陈堪摸了摸鼻子,目送两个原本势如水火的土司势力结伴而去,心里面也是颇为唏嘘。
    果然,这个世界上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利益啊,为了利益,仇人可以放下仇恨通力合作,为了利益,一个七品的县令也敢背上一千多贯的巨额债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啊!”
    感慨了一句,陈堪负手走回了县衙。
    三个御史方才在公堂之内一言不发,此时见事情解决了,赶忙凑上来将一封写好的奏折递到陈堪面前。
    随后低声道:“大人,您看看,今日此间之事,是否需要润笔?”
    陈堪粗略的扫了一眼,奏折除了隐去苏真具体的办案过程,其他的倒也算是如实禀报,便应道:“就这样吧,这一次咱们来是为了充当陛下的眼睛,至于其他的,不要自作聪明即可!”
    闻言,陈安心中一惊,正色道:“大人放心,下官知晓。”
    “嗯!”
    陈堪欣慰的点了点头,这一次跟他来云南这三个御史还算聪明,他在想,回去京师之后,要不要问朱棣把他们要过来给许远打下手算了。
    主要是出京时自己得罪了陈瑛,而他们也是和自己一起的,难保陈瑛不会因此而记恨他们。
    在县衙吃了一顿便饭,谢绝了苏真的挽留,陈堪再次踏上了去往建水的路。
    这一次没有骑老虎的小姑娘跑出来拦路。
    一趟通海县衙之行,让陈堪看见了许多东西。
    事实证明,经过了历史考验的改土归流之策在策略上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这是一段很长的路,十年二十年都未必能起到什么很大的效果。
    沐晟给京师的奏折上,明显有些夸大其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