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诡事-《大明国士》
            
            
            
                
    第(2/3)页
    白莲教二十天前才在此处损失了两万精锐,没道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召集这么多人手掳走这里的村民。
    并且村子里也没有反抗过的痕迹。
    如果是被强行掳走,那么百姓们没道理不反抗。
    那么唯一的解释便是,百姓们是自己离开的。
    江宁县的县令比众人想象中的来得更快,毕竟陈堪现在凶名在外,敢不买他账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侯爷,下官元嘉,添为江宁县的县令。”
    元县令朝陈堪施了一礼,额头上密集的汗珠可以看得出来他对此事的重视程度。
    另外,与江宁县令一同到来的还有县衙的差役。
    陈堪面无表情的问道:“附近六个村落的百姓全都消失了,本侯遣麾下搜索了方圆二十里地,并未发现活人,就连来主持附近的百姓迁移事宜的官员也不见了踪影,元县令,你不打算向本侯解释一下吗?”
    “这......”
    元县令一时语塞,随后摇摇头道:“回侯爷,此事下官也不清楚啊,这几日元正,县衙并未接到有人报案,也未曾开出路引。”
    路引,是老朱为了让百姓们不频繁迁移,弄出来固定百姓行踪的东西。
    即农户想从一个县去到另外一个县,需要县衙开具的路引凭证,否则便会沦为流民或者逃户。
    陈堪的眉头皱得更深了,既然江宁县令也不知情,那就有点奇怪了。
    半晌之后,元县令有些忐忑的问道:“侯爷,您说会不会是百姓都进城去了?”
    “进城?”
    陈堪眯着眼睛,冷冷的看着眼前的元县令。
    被陈堪似乎要杀人一般的目光盯着,元县令差点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
    片刻后,陈堪淡淡的说道:“就算是进城,没道理附近所有村子的人都进城吧?”
    面对着咄咄逼人的陈堪,元县令擦擦额头上的冷汗,哭丧着脸道:“侯爷,这...下官委实不知啊。”
    见元县令急得满头大汗,陈堪也没了继续为难他的心思,淡淡的吩咐道:“罢了,上报户部与刑部,让他们过来看看吧。”
    这么多百姓离家出走,其背后的隐情必然不简单,但查案这种事情,陈堪实在是不好越俎代庖。
    五城兵马司倒是有查案的权限,但五城兵马司主管的京师城池,像这种事情,除非是刑部主动邀请五城兵马司帮忙。
    至于为何还要上报户部,则是因为户部还掌管着天下百姓的户籍入册之事。
    这么多百姓消失,户部也难辞其咎。
    “先回京师。”
    陈堪坐上牛车,撇下元嘉转头便走。
    至于元嘉,他身为江宁县令,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他必不可能在事情还没查清楚之前就回京师。
    牛车晃晃悠悠的走在青石板路上,陈堪盘腿坐在牛车上,脑海之中高速运转。
    他在想,有什么东西能够让这么多百姓集体蒸发。
    对于那些消失的百姓人身安全,陈堪倒不是很担心,一个人两个人失踪,他们或许是有可能遇害了。
    但数千人失踪,并且还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遇害的可能性反而是最小的。
    夕阳西下之时,陈堪回到了侯府。
    随便吃点东西垫垫肚子,陈堪便钻进了书房。
    百姓失踪的事情和他没有关系,和他有关系的是军事学院的设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