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点兵-《大明国士》
            
            
            
                
    第(1/3)页
    刘家港,当初郑和起航的地方。
    郑和驾船出海了,但刘家港造船的脚步却未曾停下。
    这些年来,出自这个船坞的宝船,连同被朱棣赐给陈堪那一艘,足有十二艘。
    福船更是多达两百四十余艘。
    至于小型的巡航舰和战船,更是数不清。
    郑和带走了三艘宝船,一百多艘福船,数百艘巡航战船。
    而剩下的宝船,除了有一艘被朱棣赐给陈堪之外,皆交由水师服役。
    而这一次随同陈堪出海的观海卫,绍兴卫和扶余卫,便各有一艘。
    此时,三艘宝船就停驻在船坞里,无数的水师将士和工匠正在进行检修。
    对于水师将士来说,战船就犹如骑兵的战马,都是自己最忠诚,最亲密的伙伴。
    这一次是远洋出海,当然要事先补足所有漏洞。
    在陈堪未曾到达之前,三卫水师将士皆由观海卫指挥宋青节制。
    宋青,便是当初护送陈堪押解罪王朱济熺的那位水师千户。
    短短几年时间,宋青便由千户升任观海卫指挥,如今更是成为节制一万五千人大军的副帅,升官的速度不可谓不快。
    但鲜有人知,宋青能有今日,乃是因为当初在船上与还是锦衣卫卫镇抚的陈堪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所以,宋青明面上军中的后起新秀,实则乃是陈堪的拥趸。
    而这一次,朱棣大胆的启用宋青这个没什么军功傍身的年轻人,其实也是看在陈堪的面子上,给他一个锻炼的机会。
    否则大明朝那么多沙场宿将,怎么也不可能轮得到他。
    “报,节帅,靖海侯已至三十里外的瓜州。”
    先头的斥候不断的朝宋青回禀着陈堪的距离。
    宋青站在一艘宝船的船头之上,手持千里镜看着大江上游。
    听得斥候传来的消息,罢手道:“再探,再报!”
    “得令!”
    依照大明的军制,战时最高统帅称大帅,副将称节帅。
    而永乐朝,还没有太监监军的先例,所以军中便是两位大帅最大。
    “报,侯爷驾至二十里!”
    斥候再度回报,宋青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微笑:“再探,再报!”
    待斥候领命而去,宋青朝着亲兵下令道:“来人,召集军中千户以上的将官,随本帅出迎大帅!”
    很快,绍兴卫指挥使谭丛,扶余卫指挥使窦兴便率领着麾下将官迅速集结。
    宋青也招来麾下千户,指挥同知等诸多高级将官。
    三人汇合,领着麾下三十多位高级将领浩浩荡荡的出了船坞,分成两列静静的等候在官道上。
    不多时,一抹黑线出现在一众将领身前。
    哒哒的马蹄声响起,这是在江南极难听见的沉重之声。
    “驾~”
    陈堪没有丝毫爱惜马力的想法。
    这一次朱棣要他出海,并且连战前动员都省了,求的便是一个快字。
    所以他不打算耽搁时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