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建国叔,咱们干倒是可以,但种苗农研不可能赊给咱,这回你可别再指望我了,艳茹马上就高考,我不能手里一分钱都不留。” 王建国拍拍刘卫东肩膀:“放心吧,我都盘算好了,咱不是要砍树吗?这回卖了木头不买粮,买的种苗对外就说是补种的树苗,我卖了钱没分都种了树,领导知道能把我咋的。” 刘卫东一竖大拇指:“高,实在是高,姜还是老的辣。” 坐车回市里,刘卫东还在想种植的事儿。 种药材可不像种绿豆,药材可以间隔着采收补种,投入不高还好管理,其他生产队还没法攀比,因为就二队挨着大青山,条件得天独厚。 回到市里他立刻给农研打了电话,确定了种苗价格,接下来就是等王建国的木头下山了。 好几天没去机械厂了,刘卫东回家骑上车奔了东关,这年头没手机没BB机,宋义又不知道他家,有事都找不到他。 一进一车间,就看不少工人围成了一大堆,就连铁架上都站着人。 刘卫东刚进车间就有人看见了他。 “刘工,刘工来了,快让开点,让刘工看看咋回事。” 围着的工人忙散开一条道,刘卫东立刻就知道出了什么问题。 操作平台上,宋义和刘师傅他们几个满头大汗,正在摆弄几个打磨好的零件。 “卫东你可来了,我跟刘师傅弄了一天都装不上,我量了好几次没发现有问题啊?” 看见刘卫东过来,宋义算是松了口气。 刘卫东没说话,而是拿卡尺仔细量了一遍零部件,量完笑了。 “宋工,刘师傅,咱这机器等于照抄了国外设备,我只是做了改良,国外的设备设计时就考虑到了专利安全,你拆了也装不回去,要不然维修为啥还要请外国专家? 就拿这几个部件来说,无论你怎么测量都没问题,可就是组合不了,其实道理很简单,热胀冷缩,找人去化公司弄几罐液氮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