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穷寇末路-《碧血大明》


    第(2/3)页

    程青竹脸无表情,手中青竹杖一伸,封住了刘方达与罗天德的几处大**,道:“将这两人看好,主公有大用。”

    身后的几名青竹帮帮众齐声应是。

    --------------------------

    就在程青竹和鬼谋子大开杀戒的同时,在去往徐州的官道上,有一个大车队正在缓缓而行。四辆商用大马车,围在马车周围的是有数十人腰挎刀剑,手执青竹杖的劲装大汉。

    其中一辆大马车上,阿九正坐在车辕上悠荡着那双小腿。张杨恨不得也与阿九一样坐在车辕上,只是耐不住王承恩的劝戒,说是怕被有心人看见惹来麻烦,只得拿着一把芭蕉扇拼命的扇风,还是热。瞥了一旁的老太监,不愧是阉人,这么热的天气竟然不出汗。

    坐在车辕外面的阿九问道:“父亲,我们不是缺乏人手么,收服刘方达那几百人不是正好吗?何必全部杀光?”

    张杨道:“?儿,这你便不懂。刘方达等人久在闯王帐下听命,岂会轻易归降。带在身边,又是拖累,不如杀掉算了。”

    王承恩在一旁也插嘴道:“主公英明。”

    “老王,休要拍马屁。那些圣旨是否已经放出?莫要误了大事。”张杨笑骂道。

    “主公放心,一切安排妥当。只是如此高调,恐非好事。”王承恩担忧的道。

    张杨呵呵一笑道:“老王,你就莫要再担忧。我这招便是造势。造势呀,这个你不懂。”没错,广圣旨便是造势。令所有人都觉得左良玉已经是站在自己这边。处在墙头上的大明军队便会保持中立,而李自成等人将会把目光放在南京之边,也就不会威逼吴三桂。只要山海关还在吴三桂手里,以他的能耐,便能阻挡满洲铁骑给自己争取时间。

    只是,单以一分圣旨怕是不够坚定吴三桂的决心。

    张杨问道:“老王呀,你可知陈圆圆现在何处?”

    王承恩一直闭目养神的双眼终于睁开道:“主公,你这是………?”

    “莫要多想。陈圆圆虽好,却不及我夫人万一。吴三桂镇守山海关,我得好好保护他的红颜知己。以免她做此不应当之事。”张杨道,红颜祸水呀。陈圆圆虽好,可我的小命更宝贵。

    王承恩惭愧的道:“老奴失礼啦。陈阿妹身世可怜,遭遇凄惨,能得吴三桂钟爱,也算是苦尽甘来。主公,如果没有什么变化,陈阿妹现时应当在山东境内的一座庙宇里。”

    张杨大喜道:“如此甚好。”心想,这下好了。陈圆圆没有落入李自成手里。吴三桂你不是“冲冠一怒为红颜“么,我便替你好好保护你的美人,你替我好好把守山海关吧。

    张杨对车外的阿九道:“?儿你进来一下,为父有一事相求。”

    车外的阿九揭开布帘道:“父亲,有何事?尽管吩咐,女儿必定全力以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