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暗渡陈仓-《碧血大明》


    第(2/3)页

    按史记载,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将袁继咸诱入军中并软禁。左梦庚降清后,献袁继成以邀功。袁继咸拒降,被押解北京囚禁。曾作铭文自勉:“大官好做,大节难移“。顺治三年(1646)六月就义。袁继咸的民族气节为后人所敬仰,曾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并称为“江右三山“。

    崇祯当下道:“袁继咸乃是忠勇之士,熟读兵法,当得大将军一职。只是他现在何在?”

    侯洵也暗中为好友能得皇上看重而开心,马上道:“回皇上,袁继咸现在仍在江西九江。臣时常与其往来通信,知道他时常为国事忧心。此下能得皇上重用,必定全心全意替皇上效力。”

    “那好。”崇祯当场拍板,“朕便下旨。老王你来执笔拟旨,封袁继咸为征北大将军,官居一品,率兵十万,让其立即赶往应天以领帅印替朕北伐。”

    不一会,圣旨便拟好。崇祯拿出玉玺在上面盖了章道:“侯卿,袁继咸为朕北伐以牵制李自成。可你也不能闲着,入四川把张献忠的人头提来见朕如何?”

    侯洵卟的跪了下来,激动的道:“臣愿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儒家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侯洵素有大志,却一直郁郁不得大展拳脚。也一度以为自己会碌碌无为而度过余生,没想到,崇祯皇上失去京师后竟然如同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识大体,知人心,会计谋,能纳柬实在是个中兴明君。现在又听皇上有意让他出征四川平张献忠,如何能不喜,如何能不激动!

    崇祯却是不答反问道:“侯卿今年贵庚?”

    侯洵有些疑惑的回道:“臣今年五十有二。”

    崇祯道:“原来侯卿年岁已经如此之大了。蜀道素有难于上青天之誉。朕只怕侯卿不适四川环境……”

    “皇上。”侯洵也顾不得打断皇上的话语是种不敬道:“臣时常学戚将军的健身之法,身体强健得很,骑马,射弓不在话下。请皇上不必担忧。臣必不误皇上大事。”

    楚王也道:“侯大人所说皆是属实。而且为将不须事必亲躬。皇上大可一用。“

    崇祯微笑道:“既然侯卿如此执着又得王叔支持。侯洵听封,朕封为你平西大将军,领兵五万前往助秦良玉将军平流寇张献忠。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提张献忠的人头提来见朕。”

    侯洵跪了三个响头道:“臣遵旨。臣必不负皇上所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