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火器研究(一)-《碧血大明》


    第(1/3)页

    第一百零一章、火器研究(一)

    时间很紧迫!

    崇祯恨不得时间过得慢点再慢点。

    一想到漫天遍野的满洲人胯骑俊马,手持兵器嗷嗷的向大明起冲击之时,崇祯便心急如焚。面对这些野蛮之人,城墙再也挡不住他们南下的步伐,因为他们也有火器。封锁与清廷的贸易,这只是一纸禁令。可商人重利,为了巨额的利润,连开国功臣的后代也参入其中。清廷只要诱之以利,他们所缺少的火药、铁材便会源源不断的向辽东流去。

    要想战胜这些野蛮人,只有更先进的火器才能压倒他们。有了强大的火器,就算明兵的单兵作战能力不如鞑子,也叫他们有去无回。

    可惜的是,火器的研制与开,不但投入极大,而且周期极长。以刚刚在南京站稳脚步的大明朝来讲,即使有足够的人才,也没有这么大的物力投入中。

    幸好,大明的火器已经有着极为重要的工业基础与理论实践。南京留有六部,虽然六部人员皆是年过古稀的老头子,却应了一句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在崇祯重新定都南京后,召集工部所有人就如何改进和完善有火器进行了一次探讨,现这些白胡子老头说到火器便精神亢奋之极,所说的专业术语听得崇祯这位现代穿越而来的精英汗颜不已。怪不得当时最为先进的迫击炮“虎蹲炮”会在大明出现。

    心中对大明的这些兵器家更加的敬重。若不是大明政治制度腐朽,凭着如此精深的火器,便不是这些野蛮人所能对付的。而事实上,在明清交战当中,明朝靠着火器一直与清廷互有胜负,可自从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带火器而投清后,明朝顿失火器优势,胜少负多。不得不说,汉奸的投敌也加快了大明的倒台。

    就在那次会议,崇祯再也不掺合兵器家的专业会议当中,而是将自己所记忆的现代的火器原理与构造写成小册子让他们自己摸索,也尽最大的能力给予人力与物力上的支持。

    江南富裕,崔慕白也极会理财,才使得崇祯有余力支持火器研究。现在想要加大力度,只怕会捉襟见肘。

    崇祯用手轻轻抚摸下巴那越来越长的胡须,正在寻思着如何将抄了徐家与李家这两个毒瘤,顺便要点人、财支持火器研究。可南京初定,实在不宜再行动那大手术。否则人心浮动,得不偿失。

    罢了,先去工部看看再说,也让心里有个底。崇祯立刻让海龙摆架,直奔工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