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希望刘盈能狠一些,甚至私底下他已经暗示过刘盈了。 刘盈聪慧,懂得这个道理,可他就是无法做到自己这般心狠。 他既喜欢刘盈,又不喜欢刘盈,可最终让他选择一人继承皇位的话,他第一想法依旧是刘盈。 这段时间他虽然更喜欢戚夫人所生的,年仅六岁的刘如意,在他看来刘如意最像自己,可刚刚经历数百年战乱的中原,经不起第二个类己的皇帝了,汉朝更适合刘盈这样的君主,休养生息。 现在陆煊却和他说,刘盈很快就要去世了? 刘邦的心神一颤,刘盈若早死,他该选择谁继承皇位? 难道不是该选择刘如意么?为何选择刘盈的孩子,自己那个还未出世的皇太孙? “陆君,我并非怀疑史料的记载正确性,我只是在怀疑,陆君该不会是记错了吧?” “太子早逝,皇帝合该选择其他子嗣,才能镇得住百官和朝廷,怎可会让年幼的皇太孙继位?” 刘邦觉得,自己不会做出这种决策。 陆煊闻言,不由一笑,“那你就小看当今圣上了。” “由于王朝初建,必须明确制度,合该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皇位传承的重要原则,太子作为圣上的嫡长子,在宗法制度中具有天然的优先继承权,而太子早逝后,按照传统,皇位优先考虑由太子的嫡长子继承。” “建文皇帝的哥哥早夭,但建文皇帝其母吕氏被扶正后,也可勉强视为嫡长子,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要求。” “圣上作为传统的统治者,重视维护正统的传承秩序,传位给皇太孙可以在制度上保持皇位继承的合法性和稳定性,避免因违背传统而引发朝局的动荡和纷争;再加上太子被圣上寄予厚望,太子仁厚善良,颇具治国之才,一直被视为理想的接班人。” “太子早逝,圣上悲痛,为了弥补这份感情,将对太子的爱转移到了皇太孙身上,看到了皇太孙身上与其父亲相似的仁厚品质,期望他能够延续太子的治国理念,守住江山。” 说到这里,陆煊压低声音道:“接下来的话,你们可不能说出去,避免引来杀身之祸。” “之所以传位给皇太孙,也是因为其他嫡子的不足,皇后所生的次子因犯罪被废黜且行为恶劣;三子性格暴躁不受宠爱;四子虽然英勇善战,但过于强势,圣上担心他即位后可能会以强硬手段对待群臣和兄弟,导致皇室内部的纷争和动荡,不利于王朝初期需要的稳定和休养生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