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多数人家,如果不是孩子在读书上天赋异禀,一般让孩子读个两年认得点字就算是不错了。 县衙的官差也知道,报名的人不会多,所以也跟村民插科打诨起来。 正当他们聊得开心时,骆回安大步走到报名台前。 其中一个官差看了骆回安一眼,随口问道, “给谁报名的?” 在他看来,骆回安这个年纪十之八九是给兄弟或孩子报名,因为农家里很少有人能供孩子读到这个年纪。 青山村的其他人也是如此认为,有些了解情况的不禁嘀咕了起来,这骆回峰进私塾才几个月吧,这都能去考童生了,难不成是个念书的天才。 “给我自己报名。”骆回安不慌不忙道。 官差相当意外,但良好的心理素质让他没有表现的过于惊讶,反倒是周围的人群中瞬间爆发出嘈杂的议论声。 官差凝神听了片刻,得知骆回安体弱,从未念过私塾。 “这考童生可不是闹着玩的,你一个从未念过书的,就是考也考不上。”官差劝到。 “学生虽未念过私塾,但这些年来日日自学,不敢懈怠。”骆回安道,这话听起来还真有几分读书人的味道。 “这……你可知道,考试报名还需要私塾先生或书院的举荐信,没有的话,不能报名。” “学生准备好了。”骆回安怎能不知道这些,他从容地将那日从程潜手中接过的信封,递给了官差。 这位官差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无非就是大同小异的举荐语内容,可后面的红泥印章上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廖从劼,他指着这个名字问身边的另外一位,“你认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