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臣孔拯(孔摠),拜见将军!”孔拯穿着祭祖的时候才穿的全套衍圣公礼服,带着一群人向刘淮恭敬行礼:“我等盼望将军,犹如枯禾以望甘露,如婴儿以望父母,如今山东光复,全赖将军,还请将军受我等一拜。” 刘淮板着一张脸,看向了打头的孔拯:“你就是当代的衍圣公?” 孔拯心中一突:“正是。” 刘淮没有下马,任由孔氏族人在自己面前维持着作揖的姿势,他用马鞭拍着手心说道:“我听闻宋国也有个衍圣公,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虽然早有预料,但听闻此问,孔拯还是有些头晕目眩之感,他喘着粗气说道:“留在曲阜,祭祀祖庙之人,自然才是孔氏主脉。” 果不其然,没说两句话,孔拯就将孔子抬了出来。 刘淮微微一笑,终于翻身下马,随后淡淡说道:“起来吧。” 孔拯刚刚舒了一口气,直起身子,还没有扶一把老腰,就听到刘淮说道:“既然来到曲阜,不可以不祭拜至圣先师,衍圣公,且领路吧。” 孔拯有些呆愣之态。 刘淮一副武人作风,他究竟要干什么,孔拯想过许多,却没想过刘淮第一个要求会是这个。 但……孔拯好像还真的没有什么拒绝的余地。 即便刘淮行事糙了一些,没有穿礼服,又没带着太牢,可对于一名乱世军头来说,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可以了,还要什么自行车? 也因此,孔拯直接将刘淮引到了祠堂,并且孔氏族人也迅速准备好了祭品,穿戴好了礼服。 刘淮带着十余名亲卫,身上盔甲都没有解下来,就来到了这祠堂之中,明显就是来找茬来了。 果不其然,就在孔拯正在布置香案之时,刘淮指着香案之后的祭台说道:“为何那里空着许多?孔圣人牌位之后那处空档是什么?还有,为何没有孔圣人的画像?” 说着,刘淮看着已经满头大汗的孔拯,冷笑出声:“还有,至圣文宣王的印绶何在?你可万万莫要拿着金贼予你的册封来糊弄我!” 如果说一开始刘淮询问牌位之后空档还情有可原,毕竟空了那么大的一块位置属实是有些不协调,但后面两问却是有的放矢,问到了点子上。 因为牌位之后原本是‘孔圣及亓官夫人楷木像’,相传为子贡所刻。 而原本墙上挂着的是‘孔子佩剑图’,乃是吴道子所画的真迹。 至于刘淮要的‘印绶’全称应该是‘至圣文宣王庙祀朱印’,乃是唐玄宗的时候,赐予孔氏的。 庙祀朱印与衍圣公印是不同的,庙祀朱印为衍圣公主持孔庙祭祀、管理礼制事务的官方印信,盖用于祭文、公文、谱牒等,象征着正统祭祀权。 这三件宝物,全都在孔端友跟着赵构南渡的时候,一起带到了南方。 孔拯这里倒是有新雕刻的‘庙祀朱印’,却是金国前任皇帝完颜亶赐下的。即便他有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在刘淮面前掏出这枚印玺来啊! 孔拯已经汗如雨下:“将……将军,靖康年间,天下大乱,曲阜也遭遇贼人冲击,宝物遗落。可这孔府、孔庙却是做不得假的。” “曲阜做不了假,孔庙也做不得假。”刘淮朗声说道:“难道你们孔氏就做不得假吗?谁知道你究竟是真正的孔子直系后人,还是外系旁支,鸠占鹊巢?!” 孔摠听得刘淮越说越不像话,有些愤愤然的说道:“将军,孔府中有族谱收藏,若将军不信,可以细细翻阅,挨个对照。” 刘淮抱着胳膊,看着孔摠冷笑,直到将这厮逼迫的低下头来,同样汗如雨下之时方才说道:“你也知道我是个将军,军中皆是认符牌不认人的。你要么现在就将庙祀朱印拿出来,要么……哼……” 孔拯算是彻底服气了,这刘大郎翻脸简直如同翻书,刚刚还有说有笑,没两句话就要下狠手了。 但是面对刀子,孔拯也只能服软,甚至迫不及待的想要打开天窗说亮话:“将军,小老儿驽钝,猜度不到将军心思,还望将军能指点一二。” 刘淮脸上终于显现出一丝微笑来:“你们既然没有‘庙祀朱印’,凭什么来主持祭祀至圣先师?名不正则言不顺。” 这话说的就有点过分了。 因为对于孔拯孔摠来说,孔子可不仅仅是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而且更是孔氏的祖宗。 你管天管地,还管得着我祭祀祖宗吗? 孔拯与孔摠二人各自悚然之余却是各自恍然。 原来刘淮此行而来是要夺取祭祀孔庙的权力。 果不其然,刘淮下一句话就是:“我将会在徐州设立文庙,以孔夫子为主祭,以历代先贤为陪祀。曲阜的祠堂,从此之后,只能为家庙,懂吗?” 这其实不算是刘淮的原创,从唐朝开始,各地孔庙就已经如雨后春笋,到处落地开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