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厮是天平军中排名十分靠前的大将,论打仗手艺也不错,可关键就是,他的江湖气实在是太重了。 张安国是标准的两宋武人,贪鄙悍勇两头冒尖,如果是这也就罢了,毕竟封建时代参军是为了吃饷,想要让人人都是五讲四美好青年,根本不现实。 但是这厮还有个毛病,就是一身的江湖匪气,经他手的兵马,很容易就染上重人情,轻军法的土匪山寨作风。 诚然,类似张安国似的军头,也有一定的魅力所在,只要他认作兄弟之人,从此就有了羽翼遮风挡雨,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向心力也很强。 理论上只要张安国敢冲,他那些在军中拉拢的弟兄们就敢跟着他冲杀,战斗力也可以得到保障。 就如同《亮剑》中的李云龙一般,虽然不少人批判他有军阀作风,却不耽搁有许多人喜欢他,如果现实中有这么个人,也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可关键就是李云龙能配合赵刚的工作,可张安国连军中文吏与军法官都忍不了,虽然不至于做出杀人藏尸的恶劣行径,他却也让带头将军法官孤立,使得工作难以展开。 这厮完全是想要在军队中搞一言堂,将军队变成他的私兵。 土匪化的军队难道能打天下吗? 对此,刘淮自然是恼怒的,他还是忍着性子再三写书信劝告,然而张安国在书信中赌咒发誓保证,反过来就继续我行我素,甚至找茬鞭笞了军法官一顿。 这就是给脸不要了。 可刘淮却依旧不能轻易处置处罚张安国。 莫说他的天平军元老,就凭他剁下石盏斜也脑袋的功劳,刘淮也得忍让一二。 否则立下如此大功之人,都能被轻易处置,谁还会拼死冲杀? 至于不管更是不可能。 军中文吏与军法官都是由节度府指派,若是人人有样学样,将其殴打驱逐,那汉军到底是谁说了算?刘淮还是各路军头? “大郎,你是想要将这些人明升暗降吗?”辛弃疾看着名单,许久之后方才说道:“还是说从此之后弃用?” 刘淮点头后复又摇头:“这也算是一种酬庸,征战辛苦,的确得以官爵与财货相酬,可绝对不能再让他们占据重要位置了。 五郎,你可知道我与宋国的虞相公已经说开?” 辛弃疾缓缓点头。 “接下来的斗争形势越来越严峻了,我必须得做宋国与金国联手的准备。到时候以忠义军、靖难军为骨架的汉军就是我等唯一的依仗,不能打硬仗的,都得到地方任官。” 辛弃疾长长叹气:“大郎,乱世之中,兵权最重,因为这是重新定富贵,分高下的时候。今日是个裨将,只要敢豁出命去博一把,明日说不得就能封侯称公,可到了地方任职,如果没有好的机会,那就只可能按部就班排资历了,此生也就看到头了。 大郎,你这不单单是要夺人军权,更是要断人财路……会有人出怨怼的。” 刘淮对此也无奈:“可若是他们在上面挡着,那些有本事,有军功之人就彻底上不来了。上头人一旦庸碌,连带着这些有本事的一起沦丧,岂不是更加令人心痛?” 辛弃疾闻言只能连连摇头:“大郎,你是想要让我去说服张安国他们吗?” “不是。” “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