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在工厂内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间宽敞的车间,三人走进其中一间厂房。 从现场零散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瓷器来看,这是间瓷器加工车间。 只见几名工人正在熟练地将一些瓷器进行打磨、剥釉,用细砂轮磨平瓷器底座,然后放地上来回滚动,再用玻璃裁刀在瓶内外划出鸡爪纹,模拟出年代陈旧感。 其中一些瓷器上,被锉刀弄出一些缺口,然后从缺口延伸出些许裂纹,再将釉面上的大气泡戳破,达到多年自然风化的效果。 另一旁几名工人,正在用各种化学液体对瓷品表面进行去火光、着色等处理。 蔚利和向刁猫、姜鸿介绍瓷器做旧工序和方法。 尔后,指着两尊看起来一模一样的青花瓷瓶问姜鸿:“这两尊花瓶中,有一件是赝品,赖兄弟能否辨认?” 姜鸿观察到两尊花瓶果真一模一样,仔细看花瓶的缩釉和露胎处都有泥土和锈斑,就像是从墓地中挖出来的一般。 从表面看的确难以分辨真伪,但姜鸿不仅仅目力极佳,“五识”均极其敏锐,用鼻子细细闻过之后,才发现了端倪。 指着其中一尊花瓶道:“对于瓷器的烧制技术和年代,赖某的确难以鉴别,还请蔚总指教。但这件花瓶有一股502胶水味,想必这黄泥巴便是用胶水粘上去的吧,且泥土中带有少量老石灰的气味,莫非是仿制的墓土。” 姜鸿说着,又拿起这尊花瓶放到嘴边,用舌头在锈斑上舔了一下:“一股咸味。这斑斑土锈像是用铁钉撒盐氧化所致,不知赖某猜测可准?” 蔚利和惊讶道:“准!太准了!看来我们做旧处理只注重了外表,忽略了气味等因素。赖兄弟算是帮我们点出了工序上的失误,有待我们改进工艺方法。” 姜鸿几番绝技展露,让蔚利和佩服不已。 随即又带着刁猫、姜鸿来到了另一间厂房。 这间厂房看起来像是制作石玉类赝品的地方。 既摆放着大件的玉床、玉桌、玉屏风等物品,也有不少制作小件玉环、玉佩、玉玲珑的加工设备,远处还有一些工人似乎在编织着玉片。 厂房规模之大,令姜鸿大开眼界。 暂且不论玉器是仿制赝品,光是每一件玉器都在工匠们手中经过精雕细琢,即便不进行做旧处理,那也是件艺术精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