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里,一个淡蓝色的名字静静地悬浮着—— “端木诚辉”。 端木家的家主在自己的书房中并不稀罕,让叶逸欢驻足地另有其名。 有一个名字,离“端木诚辉”极近,却让叶逸欢无比陌生。 ——“刘翠蓝”。 刘翠蓝是谁? 叶逸欢敢肯定自己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她从没在任何社交场合认识叫这名字的人,也从未在大宅中见过以此为名的仆从,更重要的是,她甚至都没听人说起过这个名字。 现在是凌晨两点,为何这样一个人会出现在端木大宅? 而且,还在家主的书房? ...... 林如雪从晚宴回来,到家第一件事便是扯开领带甩在沙发上,打开电脑,咔嗒作响地敲着键盘。 正因晚宴上与端木循共舞一曲,“阳光福利院”这五个字重新浮现在他脑海里。 随着林如雪搜索,大量资料涌现出来。 市政公开资料显示,城南地块自1987年起就被列为公益用地,密密麻麻的福利机构分布图铺满屏幕。只是时过境迁,政府开发了新城区之后,不少福利机构都搬家去了新城区,留在城南的只剩寥寥,到了2008年,竟只剩下阳光福利院一家。 他在搜索栏打出“阳光福利院”五个字,顺位第一的关联词竟是“阳光福利院事故”。 林如雪宛如被一瓢冷水浇头,刚萌生的困意顿时飞到九霄云外,整个人都清醒过来,甚至感觉身边有点凉飕飕的。 他点开关联词,一则2008年4月2日的新闻报道弹了出来: 「阳光福利院宣称使用C35标号混凝土,实际检测仅为C15。坍塌发生在凌晨三点零七分,51人遇难,其中有19名护工,32名福利院儿童。」 配图里扭曲的钢筋像僵死的蜈蚣。 再一看报道文字,林如雪顿时打了个寒颤,后颈汗毛全部竖起,双腿一蹬,将座椅向后踹了半米。 这篇报道的下方,有一个相关链接。林如雪点进去,发现是住建局公示的处罚名单。 承担了阳光福利院事故的总承包商——王振海,赫然在名单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