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朽何德何能,竟得太子如此礼遇。” 就在刘辩话音方落之时,一名老者趋步走向城门处,眼眶赤红向着刘辩俯身行礼,仿佛是为太子的礼遇而涕泪纵横。 “慈明公乃是当世硕儒,不必多礼,日后孤与慈明公还是一家人呢。” 刘辩声音洪亮,生怕城门附近的士绅百姓听不清似的。 而荀爽也听见了一旁有不少士人在窃窃私语,也不知是他心中过于敏感还是实情如此,他总觉得这些士人在讥讽他晚节不保。 饶是以荀爽的养气功夫,也不由心中暗道太子奸猾! 他都还没三辞三让,太子便将他要担任太子少傅一事公诸于众,分明是彻底败了他的名声,断了他的退路。 那所谓的“一家人”更是如此,尽管没有明说,但却不难猜测其中含义,届时颍川荀氏再无退路! 可他偏偏无法辩驳,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太子亲至城门相迎已是国士之遇,他难道要当众拂了太子的颜面吗? 若是如此,他拒绝太子征辟换来的可就不是清名而是恃才傲物的恶名,以及太子的厌恶了,颍川荀氏都将因此堕入深渊。 “果然是‘谋同孝文,霸类世宗’,只要老夫到了雒阳便不会再给任何选择的余地!” “恐怕就算是老夫未至雒阳,太子也有其他招数逼迫老夫就范。” 荀爽心中感慨着,终归还是无奈地选择了顺从。 至少他要辅弼的不是什么昏君、暴君,而是一位有着极大可能中兴汉室又对他礼遇有加的雄主! “老臣,太子少傅荀爽,定不负太子厚恩!” 得到了荀爽的当众效忠,刘辩自然喜不自胜。 颍川荀氏,入孤彀中矣! 而后连忙扶起荀爽,又是一派随行史官狼毫笔之下的君臣相得之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