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绣衣使者是太子的耳目,即便他再看重某位绣衣使者,也不能插手,更不能与其交好,否则只会害人害己。 而且,在看完这份整合完的情报后,郭图也顿时没有了那些杂七杂八的心思。 冯氏,邳氏,赵氏,郭氏,信都氏,这是贪墨粮仓的世家豪门中为首的五家,且各有不凡来历。 信都冯氏,冯琦,云台二十八将冯异八世孙。 信都邳氏,邳钦,云台二十八将邳彤七世孙。 信都赵氏,赵集,秦末赵王歇后人。 信都郭氏,郭昭,沛献王太后郭圣通(光武帝初任皇后)所属真定郭氏分支。 信都信都氏,信都逸,赵景王张耳之孙张侈之后。 张侈为鲁元公主第三子,封信都侯,诸吕之乱后废,易“信都”为姓以避祸。 饶是郭图,也不免有些为这些人的身世而惊诧,当真是贵族云集。 除了信都赵氏以外,另外四家不是汉室的皇亲国戚后裔,便是功臣之后,也难怪他们能在信都如此胆大妄为,恐怕就算是卢冀州亲自查案,并且掌握了人证物证,也无法将这群世家豪门的家主依法处置。 为何每个发达的人都会反哺家族,一是为了报答家族的养育之恩,二便是希望家族能够成为他们的助力。 这种助力也许是未来可期的族中才俊,也许是能为了家族舍得一身剐的小人物。 若是家主或是族中有人犯了法,那便推出一个替死鬼,许诺为其赡养父母妻儿并许以重利,不知有多少族中的落魄子弟愿意去为家族赴死。 之所以郭图对世家豪门的套路如此了解,嗯……谁还不是个世家豪门呢? 就这么几个万年不变却又屡试不爽的套路,颍川郭氏用的也未必比其他家族少。 事情变得棘手了。 郭图轻捏起鬓角的一缕发丝,缓缓低下头,目光凝重地盯着这份情报,食指和拇指不停地揉搓着发丝,绞尽脑汁思索完成太子任务的手段。 信都赵氏好对付,但另外四家绝不是毫无实据的“通匪”,便能吓唬得老老实实吐出那些到手的粮食的软柿子。 尤其是那三十三万石粮食,绝非是一笔小数目。 哪怕按照黄巾叛乱前的粮价也是一百二十五钱一石,这三十三万石粮食也值足足四千余万钱。 即便如今战乱将定,但今年的粮食定然歉收,三十三万石粮食中哪怕有许多都是陈粮,世家豪门再在售卖之时掺杂些沙土和稻草充实份量,卖个一亿余钱都不在话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