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御驾亲征-《三国:我不是刘辩》


    第(2/3)页

    但坐天下时的皇帝,任何一点闪失都可能动摇国本,哪怕只是行军途中害了场病,都有可能使得军队士气涣散,甚至导致帝国的分崩离析。

    因此无论是否真心反对他这个天子御驾亲征,哪怕群臣并不认为刘宠有能耐打到天子面前,更不认为天子莽撞到会以身犯险上前线,但作为臣子,反对天子御驾亲征就是绝对的政治正确。

    怎么,你这么盼着天子御驾亲征,莫不是和逆贼勾结,想要里应外合谋害天子?

    最轻,也难免落个不够忠君的话柄。

    待群臣声浪稍歇,刘辩才抬起手,轻轻向下一压,示意众人噤声。

    只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带着这数年来积攒的威势,让殿内迅速安静下来。

    “行了,收起你们这一套。”刘辩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摆了摆手,朗声道,“朕此次御驾亲征,不为战事,而为巡视地方。”

    “堂堂天子,若终日困守于这京师高墙之内,如何能真正治理天下?朕要借行军之机,亲眼看一看所经郡县的实际情况,观察民生疾苦,去了解那些在奏章上一辈子也看不到的真实。”

    老刘家的天子历来有巡视地方的传统,前汉的孝武、孝宣皇帝皆数次巡视地方以强化皇权。

    而自后汉中兴,世祖光武帝亦多次巡视地方打击豪强。

    孝明皇帝还曾巡幸长安,祭祀前汉陵庙,并召见关中耆老,安抚关中人心,并巡幸荥阳一带视察彼时困扰朝廷的黄河堤防。

    孝章皇帝也曾巡幸泰山祭祀,并至鲁地曲阜祭孔。

    后汉的历代帝王若非稚子在位,必巡幸地方,至少是巡视过雒阳周边一带。

    而刘辩也要借着这一次御驾亲征,带兵巡视途中所经郡县。

    不过既然是带兵巡幸,刘辩自然是要做些事情,但这就没必要告知群臣了。

    “一如当年讨伐黄巾旧事,朕御驾亲征担任主帅,由左武卫将军典君明率左武卫营万人护驾,太尉公随朕一同缓行巡视地方。”刘辩左手撑在桌案上,指尖轻抵下颌,右手则有节奏地轻轻叩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道,“义真公以副帅身份行主帅之实,暂赐‘汉兴剑’,以中护军之职节制右武卫营万人,中坚营六千人,中垒营六千人,游击营六千人及骁骑营六千人,至于余下还需征召多少良家子为战卒、辅卒,调配多少粮草、民夫,这些具体事宜,就交由诸卿商议定夺。”

    言罢,刘辩双手一摊,身躯微微后靠在玉凭几上,竟真的露出一副置身事外的悠闲神态,放权给了群臣,顺手端起案几上那盏冰镇酸梅汤,悠然地啜饮了一口。

    那气定神闲的模样,仿佛即将到来的大战与他无关似的。

    但天子这般作态,反倒让群臣不免有些错愕。

    本以为天子年轻气盛,这两年来天下大治,天子难免生了些好大喜功的心思,如今看来只是他们多虑了,国家似乎当真意在巡幸,而非逞一时血气之勇。

    不过倒也不是刘辩没有什么想法,只是人贵有自知之明。

    他又不是某个叫门天子,既然不懂军事,那就学好圣孙别轻易插手,反正众将指挥得当,大胜而归,武功依旧是天子的。

    只是袁滂眉头微蹙,心中仍存着几分疑虑。

    天子既要他随行,却不让他与皇甫嵩一同在前线,反而将他留在身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