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玄兮轻声道:“你打不过他,我也不行。” "此鬼,甚凶,若是激怒他,整个侯府都要陪葬!” 默娘气的用头“砰砰”撞树,撞得自己直冒鬼火星子。 但还是平静下来。 远处,郭再昌低声喃喃道:“杨兄,师者,纵未登科第,若能循循善诱也是良师吧?” 杨承徳闻言,朗声大笑。 他轻轻拍着郭再昌的肩膀:“咱们前日不是已经辩过了? “原来昌弟心有不服,我们今日再来辩过。” 郭再昌咂了一口酒,看向杨承德的眼神很复杂。 “杨兄说得很好,我心服口服,只是遇到杨兄这样迟,这些道理我明白得太晚了。” “哦,此话怎讲?”杨承德问。 “杨兄不知,我也曾少年成名,文章词赋,无人能及。” 杨承德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出言打断。 “县令看我的文章大为惊艳,击节称叹,替我在学政面前说了不少好话。” “县令赠我家钱粮,让我安心备考。省考我考中了第一。” “却在来京考试落榜,连青山书院的门槛都未能踏入。” “我少年天才,十数年苦读,竟然连见你们的资格都没有。” “县令没有责怪我,反而让他的儿子拜我为师。” “县令公子小亮很是聪慧,为人知礼、好学。” “所学文章过目不忘,确实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我倾尽所学,日日敦促,小亮仅一年光景,就能落笔成文。” “我将往年考试的试题,昔日所作的文章精编成册让小亮研读。” “短短三年,小亮继我之后成了我们县第二个举人。” “县令大喜,特设谢师宴,流水席大摆三天。那几日是我平生最快意的时刻。” “杨兄,你知道吗?于我而言,小亮中举的喜悦远胜我当年中举。” “他是我心血的凝结,我为他自豪。” “我以为那孩子自此以后青云直上,前途无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