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陛下旧事重提,其实就是借着祖大寿的事儿警戒自己,让自己能够忠君爱国。 孙承宗用眼角的余光看向崇祯皇帝,外貌和两年前基本没有变化。 只是这眼神,透露着睿智、成熟,还有那种坚毅、果敢,让孙承宗感觉到了陌生。 “陛下对微臣信任有加,微臣唯有全力以赴,替陛下守住辽东。” 孙承宗急忙起身,从桌子上拿起了尚方宝剑,瞬间感觉到了肩膀上的担子重了很多。 “好好干!” 崇祯走了下来,拍了拍孙承宗的肩膀,“朕相信你,你一定不会让朕失望的。” 此时,崇祯一脸期待地看着孙承宗。 对于孙承宗的能力和忠心,崇祯都非常看好。 目前孙承宗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年龄稍微大了一点。 但作为总督,恰好是目前最佳的人选,因为孙承宗的经验在这个时代是独树一帜的。 “是,陛下,微臣一定谨记您的旨意。” 孙承宗把尚方宝剑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然后一脸认真地看向崇祯。 “你立即回去,时间不多,可能你到达之后几天祖大寿就会投降建奴。 朕已经提前预判了祖大寿的行为,希望你能防守好辽东,阻止祖大寿再次进入大明! 朕的宗旨很明确,一日不忠,终身不用!这就是朕的用人之道!” 崇祯看了一眼孙承宗,态度很强硬,眼角透出一缕杀气来。 他崇祯只要忠君爱国之人,不要两面三刀的败类。 尽管祖大寿的能力很强,但崇祯也是宁愿不用,也不能在军中开这么一个先河。 孙承宗只觉得脖子后直冒凉气,他当然明白陛下的意思。 陛下需要的是忠臣,是听话,且又有能力的人。 “如果出现任何问题,微臣提头来见!” 孙承宗眼神坚定,狠狠地握了握拳头。 史书记载,孙承宗老成持重,能力很强。 更重要的是,孙承宗对大明帝国忠心耿耿,直到最后一刻,在抵抗建奴无果后自缢而亡。 这样的忠臣,崇祯自然不会让他白白流血! 这一次,崇祯要救大明英雄于水火,挽大厦之将倾。 大明的将士血流得已经够多了,从即日起,不能让忠臣再流血、牺牲。 更重要的是,崇祯要扼守辽东,掐住建奴的咽喉。 不能让小冰河的天灾最终影响到大明帝国的国运,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