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治国非止于纸上谈兵,满腹经纶,却不能解决百姓温饱。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乃国家之基石,民以食为天。 若民不聊生,乱象必生,历史上多少王朝因民变而倾覆? 若不关心民生,百姓岂能心悦诚服? 你们对此一无所知,竟敢侈谈忧民? 若真为百姓着想,便依我说的行事,勿再空谈!” 蒙毅的脸色由红变黑,显然是被嬴高的话震惊了。 这种思想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人为本。 即使是现代的人,也难以挑剔嬴高的观点。 蒙毅的三观被这种超前的思想,冲击到头晕目眩。 他认为这是大逆不道。 大秦的根基难道不是皇帝?百姓怎么可能排在皇帝前面? 然而,却找不到一句能反驳嬴高的话,这让他感到无比憋屈。 至于两位丞相,眼睛瞪得老大。 李斯明白,嬴政驾崩,大秦处于危机之中。 外有匈奴和百越的威胁,内有赵高集团扰乱朝纲,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六国的残余势力也觊觎大秦的动摇,随时准备行动。 这些麻烦现在全落在冯绍和李斯的肩上,让他们夜不能寐,为大秦的未来焦虑。 一步踏错,大秦就会坠入深渊。 二公子提出了对策,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只要百姓能吃饱,没有反意,大秦或许能挺过难关。 问题的关键确实是百姓。 他们也认识到了百姓的重要性。 听到嬴高流传千古的言论,两丞相彻底清醒了。 他们之前没有认识到,百姓是大秦的根基。 想了想,嬴高从开始执政起,所有政策都是为了百姓。 他实施推恩令,解决百姓的粮食问题,消除六国贵族的威胁。 设立锦衣卫监察官吏,打击贪污腐败。 停止修建阿旁宫,减轻百姓的税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