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崔东带着几个官兵,来到城墙上,远远望去,人数不少,马匹嘶鸣,尘土飞扬。 崔东心中暗自盘算,这伙人来历不明,若贸然开门,恐有危险。 前方的队伍渐渐停下,为首之人高举一面旗帜,上书“大儒”二字。 崔东心中一动,这是大儒书院派来的援兵。 “快快快,开城门,迎接大儒书院的人。”崔东连忙吩咐道。 城门缓缓打开,大儒书院的队伍缓缓进入城中。 为首之人是一位身着儒衫的年轻人,目光睿智,气势非凡。 崔东上前行礼道:“多谢大儒书院前来,否则我这县城真是难以支撑。” 年轻人微微一笑,回礼道:“崔大人客气了,我等此次前来,也是为了尽一份绵薄之力,共抗时艰。” 崔东感慨道:“有你们在,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不知大儒书院此次派了多少人手前来?” 年轻人答道:“此次共派遣三百学子,皆为精锐,愿与大隆同舟共济。” “不知道现在贵县是什么情况,我在外面遇到了流寇,四处掠夺,已经被我等击退了几波人了。” 崔东闻言,眉头紧锁,“唉,现在的情况不容乐观啊,县城刚刚经历了瘟疫,百姓们生活困苦,又同时出现了流寇,真是雪上加霜啊。” 年轻人闻言,沉思片刻后道:“崔大人,我等既然来了,便会全力以赴,这瘟疫在哪里我们带来了郎中,先去解决这瘟疫之事。 另外,流寇猖獗,我等也会协助守城,保一方平安。” 崔东闻言,心中稍感宽慰,“那便有劳诸位了,只是这瘟疫早在半个月前就处理完了。” “真的假的,处理完了?京城出了瘟疫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根本不可能解决,崔大人是在跟我说笑吗?” 年轻人面露讶异之色,这是一个县城的郎中能做到的是? 崔东连忙解释道:“确有此事,半个月前瘟疫爆发,县城一度陷入危机,好在一位郎中站了出来,他叫姚宇大人要是不信我可以带你见见这位神医。” 年轻人闻言,点了点头,“原来如此,看来是我们多虑了。 不过,竟然此地有这等神医自然是要去拜访的。” 崔东闻言,心中也是颇为自豪,连忙吩咐手下备好马车,带着大儒书院的众人前往姚宇的住处。 一路上,崔东向年轻人讲述着姚宇如何力挽狂澜,拯救县城于水火之中的事迹,言语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年轻人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心中对这位神医愈发好奇。 毕竟现在战乱之期,郎中大夫这种人才尤为难得,你就别说还能治好瘟疫的神医了。 马车缓缓驶过熙攘的街道,百姓们投来好奇的目光。 崔东指着前方一座古朴的宅院道:“那就是姚宇的住处。”年轻书生心中暗自期待。 宅院门前,一位中年男子正低头整理草药,见到马车停下,抬头微笑相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