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陛下,他们偷孙儿答案!-《大明假皇孙》
            
            
            
                
    第(3/3)页
    朱允熥硬着头皮回道:
    “回禀皇爷爷陛下,臣补充几点。”
    “其一,朝廷的钱粮终究有限,可以调动南直隶富户,恩准他们参与赈济,从灾民中招募人手。”
    “其二,要防止一些有野心的人,打着传教的幌子,在灾民中煽动。”
    “其三,应给受灾州府的地方官制定明确的返乡时间表,何月何日,灾民开始返乡;何月何日,灾民返乡全部结束。”
    朱元璋不知不觉坐直了身子,
    他再次被震惊了,熥儿竟然真能说上几句。
    意见还很中肯!
    是对朱植、朱权答案的补充和完善。
    一个十三岁的孩子,能有这个见识,已经远超同龄人了。
    太子这么大得时候,也没这个水准。
    青出于蓝!
    朱元璋点点头,
    “好,都很好。你们回答的很全面!”
    他们三个的答案,就是解决的方案了。
    十分完美!
    上午廷议,就是讨论这个问题。
    最后总结的几条,就是朱植、朱权所说的。
    而熥儿则更进一步,他提出的方案,朝廷目前还没讨论过。
    从富户手里搞钱,咱和大臣都没想到用,户部老抱怨没钱,这也是个思路。
    熥儿说的防止有人传教,虽然没上朝会,其实已经发生了,咱已经让锦衣卫正在暗中调查。
    熥儿说的制定归乡时间表,咱也有这个想法,下午小朝会,咱会提出来,让官员议一议,去落实。
    没想到熥儿和咱想到一块了。
    总的来看,植儿、权儿的回答,是约定俗成的做法;
    而熥儿的看法更加弥足珍贵,更胜一筹。
    朱元璋看看朱允熥三个人,
    揍孩子的计划在执行,可是最想揍的,全都没揍成。
    他没有介意,反而老怀大慰,
    都是朱家的好孩子。
    就是调皮了一点点。
    ~
    朱元璋看向其他孩子,
    “朱松,刚才的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朱松吓了一跳,咽咽唾沫,小心地回道:
    “臣附议!”
    答案都被那三位说绝了,一点路都没留,明智的就是附议了。
    朱松说完,就低着头,心脏跳的厉害。
    会不会被骂?
    刚才陛下不许熥侄儿附议的。
    “嗯,好吧!”
    朱元璋没有责怪他。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了。
    朱松暗暗松了一口气。
    老朱又看到了朱允炆。
    今天的学生,就太子的两个儿子衣着鲜亮,
    朱允熥是少年的蓬勃朝气,
    朱允炆则病态恹恹的,还有点魂不守舍。
    不过,炆儿学习刻苦,大本堂的先生对他评价一直都很高。
    也许,炆儿还有可说的呢?
    朱元璋问道:
    “炆儿,你对赈济灾民,如何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