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叶云虽有功劳,但毕竟是内侍出身,骤然执掌枢密院,恐有违祖制,更怕引来内侍干政之祸啊!” 另一位大臣也紧跟着站了出来,附和道:“陛下,臣附议!内侍干政,历朝历代皆有惨痛教训,不可不防啊!” “还请陛下三思!” 一时间,朝堂上反对之声此起彼伏。 宣帝脸色逐渐阴沉下来。 他冷冷地扫视着那些反对的大臣,声音中带着一丝怒意:“尔等口口声声祖制,祖制!” “难道朕连提拔一个有功之臣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宣帝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厉声喝道:“叶云撰写《平虏策》,字字珠玑,为我大宁指明了对付突厥的方略!” “他发明长臂弓、马镫,大幅提升我军战力,今日更是亲自领兵,大败突厥铁骑!” “如此功勋,难道还不足以担任一个枢密院副使吗?” 宣帝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高亢:“更何况,叶云乃是朕的心腹之人!” “他忠心耿耿,一心为国,朕让他执掌枢密院,有何不可?” “难道朕还要受你们这些迂腐之臣的掣肘不成?” 宣帝一番呵斥,让那些反对的大臣们噤若寒蝉,不敢再言语。 这时,大皇子李源也站了出来。 他向宣帝躬身行礼,朗声道:“父皇圣明!儿臣以为,叶云不仅有才华,更有胆识,实乃不可多得的人才!” “让他担任枢密院副使,定能为我大宁的军事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源说着,还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武牧,使了个眼色。 武牧会意,也站了出来,抱拳道:“陛下,臣也以为,叶云可堪此任!” “臣与叶云虽然相识不久,但观其言行,知其胸怀韬略,绝非寻常之辈!” “有他协助臣,臣定能更好地为陛下分忧,保我大宁边疆安宁!” 武牧身为镇北大将军,不仅家世显赫,本身也是军功累累,在军中威望极高。 他的话,在朝廷分量极重。 见状,群臣心思各异。 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前排的二皇子李泽和户部尚书周鼎。 这些目光中,有探寻,有玩味,也有幸灾乐祸。 毕竟,大皇子李源力挺叶云,而叶云的崛起,无疑会对二皇子一派造成极大的威胁。 按照常理,作为政治上的死对头,李泽和周鼎理应跳出来,竭力反对叶云上位才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