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天下初定,百姓很是需要休养生息,废除那些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 有自己即将放出的高产粮食大招,就算征得低了点,其实收上来的赋税,反而要比之前高。 这就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总值提上来所带来的正面效应。 陈宏的律典除了体现基础律法思想原则、重要大方向制度、重要律法简洁总纲的「总典」外。 还有「详律」涉及到方方面面、事无巨细,吸取天下英才和百姓的建议,把详律修得漏洞少少的。 哪怕是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小吏,拿着「详律」当字典查,都能查出到底应该怎么判案才合理。 至少是大概知道原则和具体惩罚范围。 按着律典的思想判,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陈宏的《大秦律》,兼具了简洁明了和详细教程两种属性。 只要官吏没有私心,没有和百姓生殖隔离,就不会判得过于离谱。 当然,这只是理想状态。 事实上,高高在上的官吏必然是无法共情尘埃里的百姓的。 “何不食肉糜”的变种思想,肯定会因为阶层隔离而存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律典修得再好,执行的人不行,也是问题多多。 但至少还是明文规定了是非。 只要还有一半的官吏,大体是按律典办事的。 这律典就有编纂的价值。 而以大秦严苛的法家运行体系,陈宏估计,执行自己律典的,怎么着也能有个七八成吧? 而对自己律典内容的执行度,怎么着也能有个五六成吧? 别说五六成了,就是一两成,那也是值得的。 因为陈宏的《大秦律》其实总体还是往宽松仁德那方向修改的。 废除了许多酷刑,把连坐制度的适用范围狠狠地缩小了。 寻常老百姓根本,只要不犯大罪,这辈子都不会被连坐了。 光是这点执行下去,整个天下,瞬间就会变得润滑许多。 会减少许多百姓对暴秦的厌恶情绪。 事实也如陈宏所预料的那样。 等陈宏把新编的《大秦律》给始皇帝嬴政看过之后。 又回答了嬴政的许多问题,得知陈宏将有大后招,不会影响朝廷的实际赋税收入后。 嬴政还是给了陈宏这个仙人面子,没有在意那些小节上的修改。 只要能保证大秦这架机器运转起来不出问题,宽松点就宽松点吧。 《大秦律》一经发布,就轰动了整个咸阳城。 等到制作出雕版,开始疯狂雕版印刷,向着整个天下发行的时候。 天下都震动了。 无数文人士子对着陈宏歌功颂德、赞不绝口。 无数百姓听闻律典细节,纷纷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这位陈宏,真乃大儒也。” “得了吧,别往你们儒家脸上贴金了。 这位陈宏,分明是我法家中人。 看这严密的条理,森严的逻辑,分明是我法家大贤。” 一个法家学子不屑地瞥了一眼旁边装腔作调的儒家学子。 那儒家学子顿时炸了,“法家皆冷血无情之辈,此律典处处体现仁厚的儒家思想,何时是你法家大贤了? 依我看,这位陈宏大儒已经快触摸到孟子的境界了。 再沉淀些年头,写出一本传世经典著作,便是亚圣的位置,也不是不能坐一坐。” 法家学子不屑,“谁稀罕你儒家的亚圣位置了? 一群只会呈口舌之利,将虚名看得比命还重要的腐儒,才会闲着没事,排什么圣不圣的噱头。 不就是为了名利二字吗? 装什么装?” 儒家学子气炸了,“龌龊之辈,自然看谁都龌龊。” “法家贼子,只知窃国残民,哪懂得仁义之王道?” “儒家小人,只知沽名钓誉,哪懂得治国安邦之道?” 旁边的墨家学子,却没有在意儒法二家的争斗。 而是拿着律典,不断翻着,尤其注意那些和底层百姓相关的法律规定。 时而皱眉,时而恍然,时而欣喜,时而哀伤。 最终又摩挲着这律典上的纸张,看着那几乎是刻印出来、板板正正、不似人写的字迹,爱不释手,眼睛发光。 “这位陈宏,有兼爱众生之气度啊。 而且技术精湛、奇思妙想,这纸张和字迹,以前闻所未闻,应该就是这位传闻中的仙人弄出来的吧?” 旁边的儒家士子非常看不惯墨家中人,冷冷地嘲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