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回 幽州节度使反叛-《武周天工谱》


    第(2/3)页

    赵德言见势不妙,想要率军突围。但此时他的军队已被唐军重重包围,根本无法逃脱。他心中懊悔不已,后悔自己太过轻敌,中了林澈的圈套。

    就在叛军陷入绝境时,契丹军队的援军赶到了。契丹军队的首领耶律阿保机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手持长刀,威风凛凛地站在阵前。他看到叛军被围,心中大怒,立刻下令契丹骑兵发动冲锋。

    契丹骑兵如潮水般朝着唐军冲来,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微微颤抖。他们挥舞着长刀,口中呼喊着奇怪的口号,气势汹汹。林澈见状,连忙下令唐军弓箭手准备放箭。

    “放!” 随着林澈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契丹骑兵。契丹骑兵纷纷中箭落马,一时间人仰马翻,阵脚大乱。但契丹骑兵训练有素,很快便重新集结,再次发动冲锋。

    林澈深知,若不尽快击退契丹骑兵,唐军恐怕会陷入苦战。他看着契丹骑兵的冲锋阵型,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对身边的陈武说道:“陈将军,你看契丹骑兵冲锋时,他们的马匹间隔较大,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你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手持长枪,冲入敌阵,专刺他们的马腿。只要马腿受伤,骑兵便失去了机动性,我们便能趁机反击。”

    陈武领命后,立刻挑选了一千名精锐士兵,手持长枪,朝着契丹骑兵冲去。这些士兵们在林澈的训练下,配合默契,他们冲入敌阵后,专找契丹骑兵的马腿刺去。一时间,契丹骑兵的马匹纷纷受伤倒地,骑兵们也被甩落马下。

    林澈见陈武的部队得手,立刻下令全军发起总攻。唐军如潮水般冲向叛军和契丹军队,喊杀声震天。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叛军和契丹军队渐渐抵挡不住,开始四散逃窜。

    赵德言见大势已去,想要逃跑。林澈怎会轻易放过他,他拍马追了上去,大喝一声:“赵德言,你叛国投敌,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说着,挺枪刺向赵德言。赵德言转身迎战,但他又怎是林澈的对手。林澈几招下来,便将赵德言挑落马下。

    耶律阿保机见赵德言被擒,心中大惊失色。他知道今日已无法取胜,于是率领着残余的契丹骑兵,狼狈地逃回了北方。

    这场战斗,唐军大获全胜。他们不仅平定了幽州节度使的叛乱,还击退了契丹军队的入侵,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兵器和马匹。林澈望着战场上的胜利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胜利来之不易,是士兵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大军凯旋而归,长安城内外一片欢腾。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凯旋的将士们,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李隆基亲自出城迎接,他看着林澈,眼中满是赞赏:“林卿,此次平叛,你立下了赫赫战功,朕代表大唐百姓感谢你!”

    林澈连忙跪地谢恩:“陛下,这都是将士们奋勇杀敌的功劳,臣不过是略尽绵力罢了。”

    回到长安后,林澈和太平公主并没有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他们知道,此次幽州节度使反叛,虽然被成功平定,但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深的阴谋。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说不定还有人在暗中勾结外敌,企图颠覆大唐政权。

    于是,林澈和太平公主开始着手调查赵德言反叛的背后主使。他们利用在朝中的人脉,四处打听消息。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发现赵德言的反叛竟然与武氏残余势力有关。原来,武氏残余势力虽在之前的斗争中遭受重创,但仍有一些人妄图复辟,他们勾结了赵德言,煽动他反叛,企图趁乱重新夺取权力。

    林澈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怒:“这些武氏余孽,真是贼心不死!竟敢勾结节度使反叛,危害大唐江山。公主,我们绝不能放过他们。”

    太平公主秀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林郎,这些人屡次作恶,我们必须将他们一网打尽,以绝后患。只是如今他们隐藏极深,我们需谨慎行事,收集足够的证据,再动手不迟。”

    林澈点头表示赞同:“公主所言极是。我们可以从赵德言入手,审讯他,看看他还知道哪些关于武氏余孽的消息。”

    于是,林澈亲自审讯赵德言。在林澈的威严逼视下,赵德言起初还试图顽抗,但最终还是交代了一些重要线索。他供出了几个与武氏残余势力勾结的朝中大臣,以及他们的一些秘密据点。

    林澈和太平公主根据这些线索,开始暗中调查这些朝中大臣。他们发现,这些大臣平日里表面上奉公守法,实则在暗中与武氏余孽往来密切,为他们提供情报,协助他们策划阴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