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让他过段时间,回来一趟,领个奖。 除此之外,大伯还告诉他,他们家原先准备拆迁的旧房子,现在被上面叫停了……因为,他现在成了金棕榈奖获得者,文化名人。 于是,他们家的旧房子,可能变成名人故居。 暂时不拆了。 而且,还要重点保护起来。 “对了,还有你爷爷的事……上面开会,通知我,有可能将你爷爷,也就是我老爸,评选为本地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 “他老人家,以前写的几篇散文,都被人找出来了,可能会选进本地的中小学课外读物当中。” 听到大伯的话,路知远再一次愣住站在原地。 他那过世的爷爷,只是个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哪里算得上著名教育家? 国学大师,更是无稽之谈。 不过,【可能】两个字,真是深得语言学的精髓! 过段时间,估计就是开会研究研究。最后不了了之。 都什么年代了,还想靠这个忽悠人,谁会信啊……忽然想起来,这是2009年。 好吧。 “阿远,你不说话,是不是有意见?” 见到路知远不吭声,大伯有些不高兴。 毕竟,老爷子变成了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全家都跟着沾光。 可以在地方志上面,大书特写一笔。 以后走出去,他们都可以自称一句,书香门第,国学大师的子孙后代,多骄傲的一件事? “我没意见。我举双手双脚赞同!” 事已至此,路知远非常清楚,自己大概率得回家一趟。 要不然,就是跟整个家族作对。 “对了,阿远,你爸怎么说?他到底在搞什么?” “你高考没考好,他没出现。你去燕京读摄影,他也没出现。现在你得了这个大奖,全国都轰动了,他还是没出现。” 大伯对老爸十分不满。 如果之前是因为,路知远高考一塌糊涂,搞得没有面子,所以不出现,还情有可原。 现在呢? 如此光荣的时刻,作为亲爹,还是不出现? 有点过分吧! “大伯,我爸和我妈,在川藏线上修大桥呢。为国家搞建设,不容分心。” 路知远家里,其实并不比坤哥家里差。 坤哥家里有矿,他是潜在的拆迁户。 他的老爸老妈,工作也挺稳定的,是某个央企施工项目组的桥梁工程师,薪酬待遇并不差,还有很多补贴。 但这个工作有一点比较坑人,一年在外头出差300天,大部分时候在深山老林里钻着。 所以,他约等于是留守儿童,从小比较独立。 “行了,不说他们了!过两天,你记得回来一趟。” 说动了路知远之后,大伯挂了电话。 大伯也是没办法,毕竟是吃公家饭的,被当地文旅单位催了好几次,要求他必须把路知远叫回来。 这边跟大伯通完电话之后,没多久,路知远接到了一个失联许久的电话。 是他老爸打来的! “儿子,你干了什么?” “因为你的缘故,我和你妈被调职了……不让我们在山里修大桥了,把我们调回西安总部,去设计院当顾问了!” “而且是高级顾问,教授高工才能评的那种。年薪翻了一倍不说,还在美术馆附近,给我们家分了套房子!” 来了! 这个没玩虚的。直接给真东西! 戛纳颁奖典礼上,自己那一句【西安城墙上,不见不散】,终于开始起效果了。 而且,效果超级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