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终于有鱼主动咬钩了!下沉市场,初具成效!-《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2/3)页

    可他暂时,并不想与陈延森翻脸,菜鸟网络需要云速快递的支持才能推进下去。

    毕竟接连吞下韵达和众通快递的云速,日均业务量已占到了民营快递行业的一半市场份额,缺了云速,菜鸟就只能成为一款自娱自乐的产品。

    此时,他对快递物流的看法早已转变。

    马立云比柳强东更具谋略,布局前期并不打算采用重资产的仓储模式,而是想用桃宝和夭猫商城的业务资源,跟云速、顺丰、申通和远通等物流企业“借鸡生蛋”。

    待未来阿狸上市、资产充裕时,再进一步强化对快递行业的掌控权。

    看着没问题,但陈延森又怎么可能让他如愿?

    另一边。

    春申,八公山乡。

    漫山遍野的桃园里,枝头挂满了饱满水嫩的蜜桃,绿树掩映间,有上百名正在埋头摘桃子的果农。

    虽是六月盛夏,但个个都面带笑意,干起活来格外卖力。

    附近这4000亩桃林,往年每亩只能卖5000块钱,可今年却大不一样了。

    在唐立新的组织下,八公山乡的果农,五月在拼呗商城卖油桃、黄杏,六月卖水蜜桃。

    接下来,七月卖黄桃、葡萄,金秋十月还有酥梨、脆枣。

    活没变多,但收入却翻了好几倍。

    就拿水蜜桃来说,以前亩产3000斤,卖给水果贩子,每斤1.5-1.8元,扣除工具、肥料和农药成本,每亩地只能赚3000元。

    自从八公山的水果协会在拼呗开了一家网店后,6枚装的水蜜桃能卖到39.9元,12枚装的水蜜桃能卖到69.9元。

    虽说还要打包封箱,并多了瓦楞箱、防撞泡沫、网套、泡沫箱、干冰袋和云速冷链等成本,但每斤的净利润却高达6-8元,一亩地能赚两万多。

    路边站着两名云速的快递员,在几个果农的协助下,将一箱箱新鲜的水蜜桃,送入车厢,码放整齐。

    “娟姐,你家的十几亩桃园,估计要赚几十万。”一名云速快递员摆摆手,示意先休息一会。

    这大夏天的,才干了一个小时活,工作服就被汗水湿透了。

    “嗐,没没那么多,顶多几万块。”果农周丽娟咧嘴一笑,下意识地胡诌道。

    在老家,嫌你穷、怕你富的亲朋好友一大堆,周丽娟生怕自己赚了二三十万的消息传出去,万一别人上门借钱,给还不是不给呢?

    快递员笑笑,这款水蜜桃在拼呗上卖什么价格,他是心知肚明,扣掉冷链运输成本、打包和人工成本,一斤赚个五块钱,都跟玩一样。

    不过,人家不想说,他也没必要戳破。

    接过周丽娟递来的矿泉水,分给同事一瓶,接着仰着头大口喝起来。

    八公山的果农赚得多,他俩的提成就更多。

    这时,不远处有人喊了一句:“唐先生来了!”

    周丽娟等人,连忙走到路口,探头张望。

    只见一个须发半白的中年男人,从一辆黑色奥迪车上走了下来,四十多岁、临近五十的样子,身旁还跟着一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举止神态像个秘书。

    正是唐立新和他的秘书赵思远。

    在两人身后,还有十几名八公山乡的工作人员陪同。

    “唐先生,这边就是八公山的水蜜桃种植基地,每年产量有1200万斤,农场产值在1800万左右。”一名戴着眼镜、穿着短袖衬衫的人,一边擦汗,一边介绍道。

    “1800万?我看应该是一个亿才对!”

    唐立新板着脸,立刻纠正道,但脸上的笑容却毫不遮掩。

    四个月前,他厚着脸皮,傍上了陈延森大腿。

    尽管森联资本并没有在春申当地投资建厂,直接带动就业,但对方却给了他更大的机遇。

    拼呗的助农项目,在近三个月以来,在春申开展得如火如荼。

    月销售额破百万的农产店,陆续诞生了五十多家。

    城外的芍陂粮油加工厂,更是凭借大米、菜籽油等产品,在618卖出了1600多万的销售额,一跃成为了春申县的明星企业。

    此外,还有一家三觉镇的养殖厂,每天能在网上卖出上万只鸭子和老鹅,自家的养殖速度跟不上销售速度,便只能去周边的乡镇收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