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邵青黛登时红了脸,心中五味杂陈,有愤怒,有失望,也有那么一丢丢期待。 然而左颂星接下来的一番话则打消了她的顾虑: “当下最赚钱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电影,我打算写一部剧本寄给那些影视公司。” 上世纪八十年代,可谓是港城电影的黄金时代,邵氏、嘉禾、新艺城,三大院线龙争虎斗,打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票房大战,一部成功的电影作品,能带来十几倍的投资回报。 尤其他所处的1981年,许氏兄弟蛰伏两年,携新片《摩登保镖》强势归来,狂揽1770万港币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要知道,当时的一张电影票才一块五毛钱。 邵青黛轻舒一口气,靠近他坐了下来:“写剧本?你写过?” 左颂星自然没写过,可前世的他,跟那些影视圈的大佬们打了十几年的交道,从电影立项到挑选剧本、到选角色、取景、再到拍摄剪辑和送审上映,整套流程他都熟悉的不得了,区区一个剧本,信手拈来罢了。 “没写过,但对我来说并不难。” 二人并不怀疑他说的话,毕竟一个人反杀四个亡命徒都能做到,写剧本对他来说确实是个小事。 阿金连忙凑上来拍马屁:“星哥,我相信你一定可以!那……你这个剧本,打算卖多少钱啊?” 左颂星举起手,比了一个“五”的手势。 “啊?五千?五千块不够咱们三个一起回港城啊……” 左颂星摇了摇头,阿金立刻喜笑颜开: “五万?那够了,只要能卖得出去,不仅能回港城,还能剩点儿。” 左颂星又摇了摇头: “五十万。” 阿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多少?五,五十万?泰铢?” “港币。” 邵青黛当即反驳: “这不可能,你……你只是个演员,可能不懂这里的门道,在港城,一部小成本电影的预算充其量也就二三十万,高成本的也不会超过一百万,就算是前段时间大火的《鬼马智多星》,又是特技又是爆破,据我估计,也绝对不会超过两百万的预算。” 阿金阴阳怪气地反问邵青黛:“你怎么知道电影预算有多少?” 邵青黛白了他一眼: “你以为人人都是你这种只会拍三级片的小导演?我怎么说也是邵家的人,我大学的专业就是金融管理,拍电影,说白了就是成本与回报的游戏而已。” 说着,她放缓语气对左颂星说: “星……星哥,无论如何,五十万这个数字我都觉得不可能,这个数字都能在半山买一千尺的豪宅了,就算是我把这个剧本发给我老爸,他也不会收的。” 左颂星微微一笑:“你老爸的电影公司现在拍的全都是些老掉牙的东西,距离倒闭没几年了,当然不会收,但有一家公司肯定会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