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足足100架的数量的超级大单,从量产到现在也就差不多这个数字。 利润丰厚不说,就算靠吃这100架的维护费,而且真有可能让麦道喘一口气再活下来。 如果盖金真的是石油佬,那20亿美元还真算不得什么,靠拉股价都给的出来。 不过…… “为什么你们要买那么多的麦道11?市场似乎更喜欢A340,或者波音。” 李维斯问了最后一个问题。 “因为麦道11是唯一一种有可能有可能引进成功的大型客机,不是吗?” 运10被麦道82挤下去已经过去十年,连总师都遗憾至死。 麦道11虽然风评不佳,但并非真的设计糟糕,其同源亲戚KC10加油机一直服役到三十年后也没出什么毛病。 如果能在这时候拉麦道一把,可能会获得超乎想象的收益。 要是能在国内成功国产化麦道11,也算是续上了运10下马后耽误的时间。 别说20亿美元,只要南沙的挖泥船动起来,50亿美元也不算难,这笔钱又不是一次性结清。 比起牟齐中罐头换飞机,显然是石油换飞机好听些。 100架飞机看着多,但仅仅是空军改造加油机或者电子机就能消化10架,剩下的也完全不够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而且借着国产化麦道11建立了生产线和供应链,拿出协和式再消化改造也会更加容易,甚至小改F14。 李维斯已经做到了副总裁,因为是被波音并购,麦道势必要有一大堆人被清出去。 如果能拿下这100架大订单,就算是依然没能避免被吞并,李维斯也完全能保证自己在新公司的地位不变,甚至再上一层。 “好吧,我会转达你的请求。” “很感谢,但在此之前请保密。” 在李维斯走之前,唐文还顺手送了他两箱脑黄金。 第(3/3)页